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幻片“到哪了”?

钟茜 综艺报 2023-01-19

《冲出地球》《外太空的莫扎特》《独行月球》《明日战记》……四部科幻元素影片扎堆上映,成为今年电影暑期档的热门话题。据灯塔专业版,截至8月14日,2022暑期档总票房75亿元,超过去年暑期档最终票房。票房最高的《独行月球》目前已突破24亿元,四部科幻片的票房总和超过30亿元。


2019年,《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科幻电影的热切关注,这一年也被影迷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2020年,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的动力源。该政策的推出,再次掀起了科幻电影创作潮。今年暑期档,国产科幻电影集中爆发并收获观众认可,不仅增强了业界对科幻片的信心,也为未来科幻片创作积累了经验。

在这波科幻潮中,创作者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拓展和尝试?视效进步广受好评后,国产科幻影片如何进一步升华主题,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科幻产业还存在哪些问题、短板?《综艺报》采访多位专业人士,试图找到答案。

“科幻+”探索国产科幻新路径



暑期档上映的四部科幻影片中,古天乐监制并领衔主演的《明日战记》最为“硬核”。影片在机甲造型、军事装备、特效画面等方面都做得相当扎实,超过1700个特效镜头,4.5亿港元投资,是中国香港电影工业最强水准的集中体现。但影片上映一周多,目前内地票房刚破3亿元,未达市场预期。灯塔专业版分析师陈晋分析,“观众对该片的特效评价不错,不过剧情短板较为明显。”影片故事和人物略显单薄,在酷炫的视效以外,似乎很难让观众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情绪共鸣方面,已收获24亿元票房的《独行月球》做得更成功一些。沈腾和马丽这对喜剧CP本就“国民度”极高,开心麻花团队根据国内观众喜好,对原著进行了大量本土化的喜剧改编。“影片融合了科幻和喜剧两种元素,是一次创新尝试,这种类型复合的探索也得到了观众认可。”陈晋告诉《综艺报》。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认为,《独行月球》一马当先,是因为科幻+喜剧的类型设定,更容易实现“合家欢”的效果。另外,在影片的制作层面也能看到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另两部含有科幻元素的影片,陈思诚执导,黄渤、荣梓杉主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全片充满童趣,奇幻色彩较为突出;彩条屋影业打造的《冲出地球》是一部架空世界观的科幻动画片,国风和未来元素的融合让人眼前一亮。但两部电影累计票房分别为2.23亿元和1005万元,均不太理想。


分析暑期档科幻电影的创作特点,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表示,“今年暑期档科幻影片的新特点是科幻题材与其他类型的融合混搭。”如《独行月球》是科幻+喜剧,《明日战记》是科幻+机甲,《外太空的莫扎特》是科幻+亲子,《冲出地球》是科幻+动画。“这说明‘科幻+’在中国市场是有消费需求的,但前提是必须与观众的趣味、喜好相结合。”

石川特别强调,科幻片不完全等于特效大片。“我们的视效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产业发展是不均衡的,编剧能力、科学观念、思想内涵等方面仍有欠缺。”科幻电影的本质是哲学思维,关乎拍摄者、观影者的世界观,它既可以讨论宇宙文明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命题,也可以不断向内探索自我。

《流浪地球》树立了国产科幻片的标杆,除了概念足够高,还传递了“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主题。这个主题内核,蕴含中国人特有的对故土的眷恋及家国情怀,是东方式乡愁的体现。“从这一点上看,后来者并没有将这个标杆再往上推。”在石川看来,近期的国产科幻电影,更多是借用了科幻设定和元素,偏向于软科幻,“硬科幻仍旧缺乏,这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科影融合为科幻片“保驾护航”


科幻电影并非凭空想象,必须有合乎逻辑的科学理论进行支撑。近期,国产科幻片的另一个新变化是出现了“科影融合”的身影。

细心的观众发现,电影《独行月球》片尾字幕,用单独一屏展示了“科学顾问”。导演张吃鱼透露,科学顾问从筹拍阶段就已经介入,为影片世界观的构建保驾护航。这背后,得益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影融合专委会)的牵线搭桥。

2020年,《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系机制,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同年年底,科影融合专委会正式成立,是我国首个由优秀科学家和电影人组成的跨界交流平台。第一批成员包括古生物学家汪筱林、恒星际黑洞首席科学家苟利军、计算数学家刘歆等科学家;陆川、郭帆、陈思诚等电影导演;马平、徐建、常洪松等电影技术专家……


科影融合专委会副主任王姝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架桥修路”,让影视界和科学界相互沟通、合作。“到了《独行月球》,这条路终于通车了。”她回忆,《独行月球》与科影融合专委会的初次接触是在2020年秋天,剧组筹备开机前,主创团队和科学顾问团队进行了首次交流,编剧组整理出一份“科学问题清单”,专委会根据这份清单,邀请对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讨论;电影进入拍摄阶段后,影片主创继续通过微信群进行科学咨询;成片后,专委会还邀请了物理、航天方面的权威专家看片,请他们提出专业建议。

“喜剧里有一句话叫作‘越真越喜’,科学细节上尽可能真实,才能放大电影的喜剧效果。”张吃鱼说,主创团队花了大量时间,和科学顾问沟通影片的设定是否合理。比如,一个人在月球上能不能造出返回地球的飞行器;飞行器和发动机的外观看起来是否专业;飞行器起飞时的喷射状态及现场的发射口令,是否和真实场景一样……


王姝还分享了一件趣事,编剧组最初整理问题时,并不太完善,通过和火箭工程师沟通,大家突然意识到,这个发生在月球上的故事,竟然缺少天文学家的支持。第一次线下咨询会进行到一半,王姝临时邀请国家天文台“狐狸先生”救场,后来他也成为项目的重要一员。“电影展现月球上的夜空时,星星是不会闪烁的(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这一点就是他特意叮嘱的。”

科学和科幻的度如何把握?王姝也有清晰定位:“科影融合实践中,主体一定是电影。科学家的价值是帮助影片主创完成更好的作品,而不是把电影改造成科教片。”

除了《独行月球》,科影融合专委会还参与了《流浪地球2》《球状闪电》《三体》等头部科幻影视项目,以及航天题材原创科幻作品《群星闪耀时》的创作。王姝有信心让大家看到“科影融合”的价值,也期待更多专业的科学表达能出现在电影中。


科幻文学IP和专业人才稀缺


近期科幻片的密集上映,重燃了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的热情;不过,产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短板。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重要源头,自2015年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国内便掀起了科幻影视创作热,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版权被一抢而空。《乡村教师》《流浪地球》被改编为电影,《三体》的网络剧、动画电影正在开发中,《球状闪电》《赡养上帝》等小说的影视化也提上日程。但石川直言,“大部分科幻作者仍集中在网络上,他们普遍年轻,距离成熟稳定的产出还需要时间积累。可以说,我们的科幻文学基础并不雄厚,需要更多像刘慈欣这样的作者。”

除了储备不足,科幻文学的IP转化也有诸多难点,包括剧本改编、视觉呈现、项目开发、资金保障、市场运作、团队管理等方方面面。从《三体》电影版开发几经搁置,便能窥见其中的困难。


饶曙光也认为,尽管科幻文学走在了科幻电影的前面,但适合电影改编的文本仍然稀缺,“科幻文学和电影的互动融合发展,需要更多机构共同努力。”他建议有关方面多鼓励科幻文学、动漫、游戏的创作,只有科幻文化土壤足够肥沃,才能孕育出更多优秀的科幻电影。

一部优秀的科幻片离不开一支优秀的主创团队。开心麻花CEO刘洪涛曾表示,他在拍摄《超能一家人》《独行月球》时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科幻人才稀缺。“剧本完成后,组建主创团队成为最大难题,多亏《流浪地球》给科幻电影积累了第一批人才,我们都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


王姝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科幻人才稀缺。她表示,编剧、导演、美术设计、概念设计师、特效师等电影工业体系链条上的每一个群体,在面对科幻项目时都会出现“本领恐慌”。“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拓宽‘科学与影视融合’这条路径,依托科技界的支持,以跨界融合的方式,让更多影视行业的工作者了解前沿科技,看到真实的科学场景,理解不同的科学文化,内化之后产出更多优质的科幻电影作品。”

石川则强调了从业人员的创意能力,“电影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需要拥有两种能力,一种是技术实现能力,一种是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技术层面问题不大,但是如何让技术人员成为创作者或者视觉艺术家,任重而道远。”

电影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种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提升生产力。“虽然我们的硬件设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各个环节都缺乏更优秀、更具想象力的专业人才。”饶曙光建议,可以在各类电影节展上设立科幻电影单元,鼓励科幻电影创作,同时让科幻电影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特效、故事两手抓


相较其他类型片,科幻电影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投资与回报难成正比,这让很多投资方望而却步。未来,国产科幻电影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如何进一步创新?

陈晋认为,“科幻电影需要成熟的产业链做支撑,保障影片的工业化水平;此外,要塑造一个可以说服观众的宇宙观,在此基础上讲好本土故事,挖掘本土观众的共情点,简单来说就是特效和故事,两手都要抓,不能有短板。”


饶曙光表示,中国的科幻电影不能照搬好莱坞模式,而是要基于自身文化基因,坚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真正能够表达自身文化内核的叙事方式。此外,还应该有更开放的胸怀,在思维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更大层面的共情共鸣共振。

国产科幻片想要做大做强,还应该学会“两条腿走路”。饶曙光认为,国产科幻电影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我们需要更多硬科幻,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需要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软科幻,带给观众新鲜体验。”

王姝表示,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领域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多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创作者应该多了解我国科研进展,从而打开对科技和未来的想象,形成澎湃的创作动力。“科影融合就是把创作者送到科技前沿,再施展他们所擅长的想象力,这样的想象力才是具有前瞻性的,是面向未来的。”


国产科幻的崛起,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电影工业制作能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创作者投身这个领域,也需要足够数量的电影作为积累。石川把具有合理产能结构的电影市场,比喻为一座金字塔:顶端的头部作品需要成千上万的基石支撑,这些基石就是大量的科幻文学、科幻题材影视剧……“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夯实这个基础。”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科技文化的氛围越来越强,科幻电影的核心受众将快速拓展。”陈晋认为,《明日战记》《独行月球》已经证明了国产科幻片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重工业能力,未来国产科幻将是多形态协同发展,不仅仅是院线电影,小说、电视剧、网络电影甚至综艺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科幻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科幻、热爱科幻。在培养科幻土壤的同时,造就更多科幻影视人才,不断积累本土科幻经验,最终产出一批讲好中国故事且制作精良的国产科幻电影。

特别策划 | 中国科幻  蓄力前行


●中国科幻片“到哪了”?

●《明日战记》《独行月球》幕后制作揭秘

●从引入到自主  视效赋能国产科幻崛起

●值得关注的国产科幻电影


图片来源:豆瓣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购买请见微店

推荐阅读


以青春之名赴成长之约,《二十不惑2》激发年轻人的精神共鸣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当神话题材照进现实


观点 | 1亿元观影券入市,政策组合拳助力影市复苏


主角是你我,《我们这十年》讲述“观众”的故事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