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虎:景观的本质是一种综合性运筹,设计仅仅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丨CLA委员专访

山水比德 2022-11-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SUS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 Author CLA

本期导读 


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委员与本届LA先锋奖(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的评委,我司董事长、总经理、首席设计师孙虎先生有幸受到邀约,与大家分享自身对于设计、实践以及教育的一些看法。



采访嘉宾 





孙 虎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首席设计师
新山水设计方法论提出者、践行者


   视频 


▲视频素材来源:招商蛇口


采访内容 


CLA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能否请您简短地向CLA的读者们介绍一下自己?

孙 虎大家好,我是孙虎,景观设计师,来自广州,为美丽中国与美好生活而设计。

1998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南下广州,后在广州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工作;2007年,创办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新山水设计方法论为指导,专注于景观路线下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美好生活的创新与引领。

14年以来,幸赖各界同仁支持以及大众不断增长的对于生活方式和品质的需求,我们在“创新引领诗意栖居”的路子上释放自己的能量,并在全国成立了16家城市公司,10大设计院,拥有1300+位员工,已经形成山水社区、山水文旅和山水城市三大业务板块,在全国100+城市绽放了3000+处诗意栖居。


▲点击图片可查看山水比德广州总部环境



CLA您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是谁或者哪件景观作品改变您一生的设计思维的?

孙 虎景观路上幸喜遇见许多恩师挚友,给予许多专业上的影响,既有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也有醍醐灌顶的棒喝顿悟……

记得求学时期,让我对风景园林产生根本性认知的是王浩老师。由于大学期间自己的手绘能力不错,经常被老师拿来作为分享和表扬的模范,所以不免有自喜甚至是自傲的情绪。

在一次王老师的设计课上,他让大家各自分享设计习作并加以点评。待我汇报完自己的作业时候,王老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这样设计?正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构图、用色和风格的时候,被这一问突然卡住了脑回路。虽然急中生智的应答堪堪过关,但也让王老师知道我在设计方法上的问题。

也借此,王老师说了一番对我影响至今的话,大体意思是:设计不是搞艺术更不是手绘,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思考和发现问题,设计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的开始是从发问切入的。

所以,无论是自己设计而扪心自问,还是评审内外的设计作品,我问的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这样设计?”


▲孙虎工作场景 ©山水比德


另外,这种在设计思维上的影响,不仅来自于身边的贵人,还有一些是未曾谋面却见于书籍的字里行间,比如法国汉学家、哲学家朱利安。

朱利安对于山水等中国文化的一些研究成果,让我在持续性的山水研究和新山水方法论下的设计实践有了更新的视阈和体悟——“风景被构造为知觉客体,而‘山水’则不同,他向我们道出的是从一开始就被建立起来的一种沉浸,即沉浸到那构成世界的关联部分相互作用下的生机的东西里”——不止乎山水的空间层次和体验、情趣,更关乎山水之间的这个“间“的状态:既要破除主客二元论的对立思维,让人需沉浸其中而成一体;更要观照关联性的部分,生命与生机营造的活力是山水本质的内核。

CLA山水比德在地产景观领域设计的实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由于其尺度的特征,人们对地产景观项目的空间诉求可能更加具体。这些实体空间除了物质环境,同时也包含了与人的需求、文化、历史、社会等多要素的价值重塑。在实践过程中您是怎样回应人们在当下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诉求的呢?

孙 虎在新山水设计方法论中,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是“此时此地此人”: 此时,即是以当代文明尺度下的技术、材料、空间等,营造符合当代生活栖居理想的环境与内容;此地,即是尊重在地的可见或不可见的设计要素,在共生与平衡的关系中建构生命持续生长的可能;此人,真正洞察项目的使用者,关注相关利益者的诉求与实现。

在地产景观上,我们尝试着建构一个符合当下意趣的可介入的开放的体验式山水空间。我们避开古人的“心源”,溯源而上的“师法自然”,将自然山水进行“格物”,以当下的生活范式重构在场地上,以立体的山水空间将自然引入社区;同时,在这些空间里进一步叠加自然启蒙的功能,通过大众共享的方式,让人亲密接触到自然,逐步缓解与自然隔离的尴尬。


▲广州保利·天珺  ©山水比德


尤为重要的是,借鉴园林的生活美学,在山水空间里,将私有的室内功能解构到室外景观空间,叠加各种交流与共享的生活空间。或运动健身,插花手工,或品茗阅读,或平素家常,或扶老携幼;赖于积极空间的有意引导,在参与和共享中建立邻里交流对话,建构物质体验、邻里生活和文化享受的全景式平台,以期在现实世界中,实验式地营造一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都市桃源。


▲广州保利·天珺  ©山水比德


所以,这样一种意在引导新型睦邻关系的社区空间营造,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组织的设计,而非仅仅空间设计的物理层面的形式塑造。这是基于对当下社会情状和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洞察,并在洞察之后借由景观对交往的实现来满足情感的诉求。


也正是基于上述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洞察,我们不断地在数字景观、健康社区、参与式社区、亲密场景、森林生活剧场等新的居住产品上进行研究和实践,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更加强在环境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营造。


▲广州保利·天珺  ©山水比德


CLA:您认为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山水比德最近完成了日照白鹭湾樱花小院等多个精品项目,是否践行了这些品质?


孙 虎个人对好设计作品的理解是,恰到好处地处理了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在平衡之中共生共赢。这里的相关利益者,既包括了投资者、运营者、使用者等作为人的角色;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场地文脉、城市精神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作为物的角色。


所以,新山水方法论所主张的三重价值,即自然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便是综合考量这种关系之后的所提出的:


自然价值层面,打破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秉承山水的整体性特征予以系统性地关系营造,这种关系指涉了一种基于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共同体建设;


文化价值层面,借由山水的创造性转化,实现设计的两大突破,即中国性/本土性,以及当代性,并最终指向到满足用户在情感与精神上的需求;


经济价值层面,空间的资本化以及资本的空间化是景观经济价值的现实条件与客观必然,设计所面对的问题也必然包括了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问题,景观必须提供答案。


日照白鹭湾樱花小院项目,其实很能说明对于场地关系的梳理和重塑。在这个项目里,我们希望一种来自场地本身的内在张力所使然的东西。


▲日照白鹭湾樱花小院  ©山水比德


我第一次现场就被彻底征服了,而且每次去每次感受不同……野性,原始,生命,血液,不一而足。在做这个方案时候,我让自己平静了许久,抛开脑海里的过往经验,撇去眼前浮现的各种时尚和艺术……往下沉,往下沉,一直沉到只有了这片土地的时候一种材料,一种语言,一气呵成,感情复杂,情绪多变……所有与项目相关的风格、主题、材料、手法甚至是工匠都来自项目周边:远山的呼应,毛石的龃龉,樱花的绽放,这里不仅对场地各种资源的关系重塑,更是用烟火气重塑了载承其间的生活——看似只一处过度空间的主入口却有着生活剧场的多义性,借此实现睦邻友好的社区关系建构。


▲日照白鹭湾樱花小院  ©山水比德


CLA:据我了解您在今年荣获广州市社区设计师“突出贡献奖”,山水比德参与设计的白云区望南公园也得到了政府和市民的认可,您认为在社区更新项目中作为一个设计师是如何与不同的参与方,例如社区、政策制定者和开发商进行协商谈判的?


孙 虎上面的内容,我主要围绕设计作为专业核心这个基准点展开讨论的,但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在更大的系统性思维来看,景观的本质是一种综合性运筹,设计仅仅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所以,在当下的景观实践中,如何把景观营造看成是一种“战略性的排兵布阵”,将会决定着未来景观发展的走势。而在社区营造中,参与性的全新模式就是我提到的运筹性策略的具体体现。


参与性景观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早期的参与式景观多数是由民众来提出诉求和设计意见,接着为了避免该模式缺乏专业指引的弊端又发展出多方协调的交互式参与,即设计师主导下的多方意见参与。如此一来,一方面既降低了“自上而下”的独断风险,另一方面又规避了“自下而上”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让客户、专业者、使用者之间形成一个动态平衡,发挥各自的优势尽可能地使得方案能够契合每个人的需求。


景观师在这种风格中已经褪去了自己“一家独大”的角色,而逐渐隐退为幕后的导演而非主角,这也是当今设计师一种职业角色的转变。


具体到广州白云望南公园项目,我们采取了田野调查、设计工作坊等多种形式与使用者、管理者等角色进行互动。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设计师团队亲自走过项目的每一处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对场地进行360度的扫描,进行场地信息和数据的收集。


▲广州望岗旧村改造   ©山水比德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问题,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程度的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沟通,在诉求层面希望洞察每一个诉求。

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问题和梳理诉求,找到解决的策略并反馈至设计方案中。

初步形成方案之后,我们通过工作坊等形式进行直接沟通,不再只是向开发商和政府、专家等进行方案成果汇报,更是向社区居民进行直接的设计方案陈述,取得他们的意见并以他们的意志为主导进行方案层面的修订,真正做到市民的参与式设计。


▲广州望岗旧村改造   ©山水比德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专家也充分尊重了市民意见的参与和主导性地位。在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中,何镜堂院士对我们与社区居民进行充分沟通的做法表示了赞赏,对方案给予了细节性的建议并表示最终以社区意见为主。

也正是政府的这种意识转变并且落在实践中的先进性做法,让公众参与的设计可以顺利推进,并真正转译着每一个使用者的利益和意志。

CLA:在政策、规划、设计、学术和公众参与等多维度资源融合的背景下,您认为景观设计师在创造城市和公共生活中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力?景观设计师怎样才能创造出对社会有益的空间,拓宽利益受众体?

孙 虎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至少景观设计师还需要多一个扪心自问的:我们景观设计师是否准备好了在这个愈发复杂而精彩的现实中承担更多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大小,将来自于我们能力所决定的参与到城市系统工程中的角色。

现实的复杂与不确定性,让过去各自为政的单向思维的解决路径不再有效,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综合模式正在成为必然。城市总设计师,正在从实践层面慢慢转化成政策和制度层面的认可与倡导。那么,在这个综合模式中,景观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将输出怎样的影响力?

或许从景观都市主义中看到景观之于城市系统工作中的角色可能。但我想,这只是一种基于景观本身先天优势以及国外经验而判断的可能性,一切的关键是景观设计师在现实中是否具备了迎战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协调跨专业多学科的综合素质?


▲2019前海功能环境双提升工程   ©山水比德


如果景观设计师要在更大层面产生影响力,并持续创造出对社会有益的空间。我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面向未来的建设:


第一, 真正地研究人的问题。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于生活、生态、生产等领域,背离“人”这一宗旨的设计既非持续性,也注定无法产生广泛影响力,而多学科视野下的人文地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切入人的问题地路径,我们需要借势而为;


第二, 深度研究并应用数字生产力。用大数据洞察用户痛点、用大数据孪生现实、用大数据链接产业资源、用大数据评估景观绩效……用大数据实现定量的循证设计、用大数据实现智能化设计、用大数据实现智慧化场景、用大数据实现智慧化管控和运营……


第三, 适当研究并熟悉一些经济学知识。我始终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人们在空间美学、生态学、社会学上的效益,也要同步借由空间生产的逻辑实现资本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也是新山水方法论三大价值的核心价值,即资本价值。


建筑师汉斯迈耶曾主张建筑是一种对社会、技术、经济、心理学的组织,其实景观尤其如此。面向未来的景观设计学,需要在人的研究、技术的应用和经济学知识等方面加强建设。



CLA:随着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许多城市正期待着城市更新的机会。根据您的经历,您认为我国在城镇空间规划设计中下一个最大的机遇是什么?对于政府,甲方,还有设计师等角色来说,他们应该怎样把握这个机遇?


孙 虎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机遇!机遇既有个体层面的意识和思维,还有社会维度的诸多因素,所以,城市发展的机遇在于个体、民众和政府之间复杂关系的清晰认知作为基础。


其次,如何把资本的优势和制度的优越性统筹到设计活动中来,将会触发机遇的核心创造机制。最后,设计必须在当下的时代形势下取得一种资源、制度、创造、生态和人性之间的平衡关系。


同时,我们还要直面自身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过去的中国城市发展中,短短几十年时间便完成了西方许多城市百余年的所达到的程度。但成绩背后,我们也需要清醒认知问题的一面:粗放式地跨越发展,让许多城市开发规模和强度,超越了其生态环境本底条件和承载能力,导致了尹稚老师口中的 “城市未老先衰”——城市水平还没有到世界级,但是城市病的程度已经到世界级。


所以,这一轮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要解决城市本身的精明化发展方向问题:城乡从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后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建设;疫情倒逼下的环境和健康一体化设计;文化传承与重塑城市性格;绿色基础设施结合智慧基础设施的未来理想城市……都是城市的机遇,也将是相关参与主体的机遇。


但如何把握机遇,关键在于大家是否真正领会下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创新地适配进去提供系统性或专业性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一种战略家的眼界、心理学家的体贴和手工艺者的精巧,共同挖掘资本、空间和生产生活之间的创造性缝隙。


2019前海功能环境双提升工程   ©山水


CLA:当下的设计师常常面临着“996”加班文化、“内卷化”竞争,而且他们的收入也不高,很多本专业的学生,或者设计师选择了转行,他们其中有一部分转行之后也做得很成功。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您想对那些有转行想法的设计师,或者未毕业的学生说什么?


孙 虎无论是对专业的坚守又或者是转换,我都表示理解,只要这种行为背后是来自对专业的热爱和激情。


无论哪一行,我相信都不会平白天上掉馅饼,都是靠着专业技能和艰苦奋斗拼搏出来。专业技能,只是敲开行业大门的硬性手腕,也是未来赖以生存的基石。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求学或者执业的过程中,是否有着对专业本身的坚定信念和热爱激情,这决定了你能否在各种挫折和困难面前是否坚持下来,也决定了你能否付出比别人更多努力来建设自我,更决定了你能否绽放自己——所有的绽放都来自激情的浇灌……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最可怕的人是比你优秀还比你勤奋的人。这一份可怕,凭什么这么坚韧——就是激情使然。


所以,内卷不重要,转行也不重要,关键是那份激情与热爱,是否真实、是否从心。


▲孙虎  ©山水比德



统筹:周明波

采访:周明波、明 卉

编辑:明 卉



商务合作请联系020-37039822/37039823

媒体推广/合作请联系微信:gzspi2019



山水比德视频号来了!

扫码关注,发现最好玩的比德人事物!


  关于我们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水比德”)成立于2007 年,是一家以创新设计为驱动的综合型景观设计平台。公司总部位于广州,已在全国成立16家城市公司,拥有1300+位员工,其中950+设计师,形成山水社区、山水文旅和山水城市三大业务板块,在全国100+城市落地3000+精品项目。山水比德长期服务于中国城乡发展与生态文明建构,秉承“诗意栖居·传承创新”的理念,致力于以新山水理论为基础,创新设计为驱动,以数字科技为核心,山水总体剧场为载体,打造世界级文化设计创新平台。

作为系统化景观服务专家,山水比德拥有“国家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与90%中国TOP30地产集团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全国各级政府提供优质的规划与设计服务,在社区环境、商业综合体、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城市设计、区域规划等领域定制系统化、一体化的专业解决方案。获得“全国十佳园林设计企业”“中国建筑规划设计最佳创意品牌机构”等荣誉称号。荣获IFLA国际大奖、风景园林奖、勘察设计奖、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金盘奖、亚洲设计大奖、意大利A’Design Award设计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等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连续3年蝉联时代楼盘中国地产景观设计竞争力第一,2020ARCHINA建筑中国设计企业品牌新媒体影响力总榜全国第一、民营企业设计企业品牌新媒体影响力全国第一。





  山水比德2021年“不一样的”精品项目  点击图片进入详细页面

恋地情结丨日照白鹭湾樱花小院


不一样的快乐星球丨郑州天伦星云PARK


不一样的色彩— —贵阳中国铁建·铁建城


不一样的烟火一一广州保利·天珺


不一样的中国铁建·太原花语堂——力量与诗性


不一样的雅居乐 · 天际715——我是猫 喵~

不一样的建业君邻大院 竹苑——时空转换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