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猪猪女士的法务生存一周年报告

猪猪女士 Legal Road 2024-07-0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

“叮,你的职业生涯正式开始了”



先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猪猪,本硕皆法学(法学+国际经济法),本科在武汉研究生在上海,有法考+英语二级笔译资格证+ICC国际刑法模拟法庭大赛一等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现于华东地区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做涉外法务。


关于法律英语学习请移步“分享会计划 | 猪猪女士的法律英语小经验1.0”)


由于2.5年学制特(奇)殊(葩),我于2021年3月毕业、4月正式入职。入职之后一个多月内经历了部门的巨大人事变动——法务经理兼我的带教,突然离职。带来的影响是:法律专业路线的上司持续缺位,没有专业成熟的指导者;以及,因部门人手紧凑,刚来一个多月的我直接对接一个三千多人的子公司。


这样的变化,当时的我没有意识到会有什么深层影响,“反正法务嘛,被动响应就好啦,谁找我干活我去做不就好了,不就是审审合同什么的。”入职后的前三四个月确实如此,工作不多,相当地work-life balance,我甚至每个月或每两周都在华东地区旅游——现在想来这段时间真的很难得,仿佛加长的毕业旅行(而且还有工资拿!)


当然,这样的日子长久不了。不久后,领导们雷厉风行地发布了新的KPI制度、内部晋升制度、对输出件的要求等等,对部门每个法务的micro-management陡然上升。同时,我在子公司的exposure(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刷到的存在感”)慢慢累积,很多“这个应该找法务一起商量吗?”的公司内部客户层出不穷,需要我作为法务事中甚至事前介入的事项越来越多。更重要的一点是,公司层面的新战略需要法务提供全程支持(不像以前,只有合同和案件才会找到法务),加上新战略的涉外属性,这个任务很自然地落到了学国际法的我头上。


从闲到忙,从一个刚毕业的新兵到独当一面(也只能独挡毕竟法务对接人就我一个…),从“叫你干嘛你就干嘛”到“让我看看还有哪些风险点”——就是这短短一年里我职业生涯的最大变化。不像读书时,这门课考得差还可以重修还可以在别的课下功夫、A奖学金没申请到咱还可以申B奖学金、这份实习不太喜欢做满三个月咱再换一个……而职业生涯一旦开始,所有的累积都在帮你铺路,一时的疏忽也会让你跌落(内部投诉制度),“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Look out, it’s getting real.


2

“虚掷情绪不值得”



心态和情绪问题,可能是每个法律工作者都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到了本篇小作文里,也可以分为:①从学校到职场,会有哪些心态和情绪问题?②在法律领域中,作为法务,会有哪些心态和情绪问题?


这一年里的我:时常孤独,偶尔焦躁,总是充满信心。


孤独可能是因为毕业后换了个新城市,没有一个老朋友;同事们各自对接不同部门/子公司,年龄爱好性格也差异巨大,更因为是同事而非同学而难以交心(不像打模拟法庭,几个月的备赛流程下来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了)。最近一段时间,我也加了很多的法务交流群,大浪淘沙般地找寻岗位类似且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可能孤独的感觉并不会完全消退,这也没有关系,我也会慢慢习惯;在孤独中多思考也绝非坏事。


偶尔焦躁——此处省略一万字苦水。我想,这可能是很多职场新人/法务都会遇到的,难以指望沟通都是顺利的、对接人都是好相处的、流程都是丝滑的……在学校的时候往往会因学业和生活都紧密地绑在一块而多多顾及人情,在工作中“公事公办”的思维则会越来越加强,可以用这个mindset来抵御焦躁——毕竟,所有公事公办能做的都做了,事情若还是办不成,身上也不会少一块肉(能少还就好了,工作之后我胖了好多…)。


总是充满信心,这句无需多言,了解我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我从来都是一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人;从战略而言,现在所在的公司刚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有大把的机会留待我往前冲。“虽然单纯的相信不能改变什么,但相信点什么,总不是一件坏事,一切都会变好的。”


另外,一般情况下,很多的情绪问题来源于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对此,我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建议,只能说多多剥离情绪去思考内在原因——是上司想要更大的控制权吗?是HR谈薪阶段想压低待遇吗?业务对接人态度懒散是因为这件事对ta来说吃力不讨好所以懒得费劲吗?想通原因,也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但或许可以让自己的情绪内耗和自我怀疑缓和很多。


引用一句话,“It serves no purpose.” 过度的情绪内耗和自我怀疑、纠结,不会服务于任何问题的解决,它对你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当你感知到职场上其他人的情绪波动时,也可以在心里问自己“What purpose(s) does it serve?”有些情绪的释放是隐含着背后用途的,其他的琐碎都是虚掷,不值得拿来折磨自己,也不值得阻挡应该为更重要的事留出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3

培养属于自己的工作习惯



工作习惯这个词,可以落在很小的细节上,也可以放到很大很广的视角上。小细节如“每天集中几个时间段专门收发邮件”、“线上会议提前5-10分钟进入并且调试好麦克风和镜头”,大视角如“某某项目的计划要以终为始,按照项目的收尾时间来倒推每一个动作,并留好每一个时间节点之前的讨论、沟通、汇报时间作为buffer”、“制定好一个模版性质的checklist,以部门/项目组/公司名义对外发送重要文件前对比检查是否每一项都做到位”。


工作习惯无优劣高下之分,适合自己、也能被其他co-workers(包括不限于上司、部门内同事、内部客户等)接受即可。如果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有较大的变化(比如我经历的上司离职、新上司发布新制度),工作习惯可能也需要机动调整。


3.1 找准自己的工作风格


“工作风格”一词,是受到《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这本书的启发,其中介绍了一个方法:观察自己一段时间内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哪些让你内心非常快乐、有成就感,甚至出现了“心流”体验。根据书里的情况,这是因人而异的,例如有的人喜欢安安静静地撰写文件、有的人喜欢给别人指导。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喜欢做什么——我喜欢做可替代性低的事,或者说,我喜欢做的事是“这事我来做能和别人做的不一样”,如果谁做都一样,我的积极性就大幅降低。落在工作中,我喜欢的事情有:和业务同事开会,了解越多业务上的知识我越开心,在开会中头脑风暴,找出一个又一个法律风险点,再和他们讨论对应的解决方案,整个过程非常有互动感;我喜欢以成员身份待在项目里,在没有得到明确的工作任务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去听其他成员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去辨别其中有没有法律风险点、有没有我作为法务可以参与的空间、有没有我“法务份外、成员份内”可以帮得上忙的事。再比如,同样是审查合同,我喜欢找相关的业务同事了解合同签订的背景,询问我们这边的风险和担忧,像行医一样把完脉再对症下药。


另一方面,如果我被分配到了一些部门例行任务,比如做法律科普型的PPT、录相关的线上课程,以及处理一些法律关系简单的买卖合同诉讼,这种过程固定、模板固定、没有与任何人进行互动的工作任务,就会让我丧失热情——也不是不能做,但就提不起来劲去做。


读书时,我的一位老师说过,“到了这个年龄,取长补短会花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而扬长避短才是更需要做的事。”在这个基础上,我会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多做符合我工作风格的事、在这些事情上尽量发光发亮,至于其他的,不犯错即达标。


3.2 Exposure to big ones


“律师和法务的区别”,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答案也非常多。作为一个在律所(实习)和法务岗位都待过的人,我能想到的最大区别就是exposure的不同。


如前所述,exposure,本意为“暴露”、“亮相”,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刷到的存在感”。在律所,尤其是做非诉工作时,客户的对接人有限,多为合伙人或者高年级律师,写各种文件初稿的低年级律师或者实习生一般是不会被客户看到的。做法务则完全不同,客户直接找到法务,收集需求、写初稿、沟通、反馈、提建议、开会发言、PPT展示和汇报……这些都是法务一个人就需要做好的(除了部分需要其他法务同事甚至整个法务部一起参与的重大事项),每一项都是在内部客户那里努力地刷存在感。


在学校里,事情做了就是做了,例如备考,最终的客户是自己;而在exposure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一些适当的包装、得体的话术,来获得内部客户的好感。


在这里有一个小建议:标签越简单,越容易被记住。“不要用标签来定义自己”是为了自我探索中不被限制住,但外示于人的标签可以简单粗暴,给别人留下记忆点。例如,“法务部那个英语好的”、“这个东西叫英语好的XX弄一下”……被记住也属于口碑积累的重要过程,二次或三次的转手推荐也是exposure的背后推动力。


3.3 汇报和向上管理


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客户的问题,但自己的直属领导才是对考评、晋升、加薪有直接决定权的角色。尤其在“大部分情况下工作都在客户那里体现”的法务岗而言,如何汇报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做好向上管理,则是个人和直属领导之间的重要纽带。


汇报不是 “领导,发生了啥啥事情!”这种不加筛选的直接转述,一定要带有目的——包括不限于:


  1. 求助,某事儿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我需要人/钱/其他资源;

  2. 表功,某某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阶段性总结,适用于周期长的工作任务,既让领导知道这段时间你干了啥、有啥效果,又可以把握领导对你下一阶段工作有无方向性指点;

  4. 需要领导决策(最常见),关于某某事的解决,方案一是什么、方案二是什么、方案三是什么,各自的利弊是什么,请领导决策怎么选。

此外,周报、月报也是汇报的日常形式,有公司/部门模板按模板来,也可以多搜搜“周报/月报怎么写”,小red书上的功课非常多,此处不赘述。


我的理解中,汇报属于向上管理的重要部分,而向上管理这个更大的范围,向上管理既是资源和价值的管理,也是关系的管理。这里留个待办,希望我入职更久之后再回来填坑,届时应该会有更深刻也更实用的理解。


4

职业规划



我一直觉得,各种面试中要求一个还没进入社会的学生谈谈ta的职业规划,完全应了那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职业都还没开始呢,说规划那不就是纸上谈兵!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你要选什么职业呀?公务员还是律师还是法务呀?”,而是一个中长期的动态过程:你的5年计划是什么、10年计划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或步骤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认知和需求也会时不时地变化,可能会从“事业冲冲冲”到“我要躺平”,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1 当法总的可能性-论晋升机制


此处,我们以法务为基本岗位,来做一下“10-15年内成为业务很好的公司的法总”的规划。


首先界定一下好公司:什么领域/赛道?上市还是待上市(pre-IPO,在A/B/C轮融资中)?市值多少?国内外市场份额多少?对目前阶段的我来说,好公司的标准如下:不属于夕阳产业;已经上市,业务稳中向好;有一定知名度,在该公司的经历可以为我的履历背书。


其次定义一下“法总”,这里先把一人法务叉出去,一人法务title给的再高也不行;凡是没有成立法务一级部门的(比如挂靠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都谈不上法总的“总”字;汇报线最好是向CEO。


那么,路径是什么?像“小升初中考高考然后上清华”一般的理论路径是:一路升职,专员升主管、主管升经理、经理升高级经理、高级经理升法总。但实际中,每个法务部的规模不会轻易改变,上面职位的人待着不走就很难多一个同级别岗位出来(这就是headcount,有点类似编制),在这种情况下,得不到晋升机会的人大概率会以跳槽的方式得到想要的职级和薪水;少数情况下,法务部会随着公司规模或业务战略变化而扩张,不同职级的岗位也相应增加,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升职是一个变数很大的动态过程,天时地利人和可能都需要——但,如果确认内部没有机会了,往外看看新的机会是不错的选择,很多情况下,跳槽是升职加薪的有效手段。


4.2  “以终为始”的能力储备


这里提供一个小建议:平时多看看法律类猎头发布的信息,用他们发布的Job Description来对标一下自己在5年内、10年内应该具备什么能力。这里的能力既包括专业路径,也有管理路径;专业路径如:有X年数据合规经验、有IPO上市经验、能独立解决某类纠纷;管理路径如:能带领X人的团队、能独立组建团队。


4.3  “你想成为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状态?”


看这篇小作文的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呢?学生?职场新人?以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纠结迷茫、疲惫麻木,抑或是动力满满地在拼搏呢?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选择一份工作,也是在为自己选择某一种人生。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多多尝试不同种类工作的实习、排除不喜欢的/认为成长空间有限的选项,还可以多多和已经工作的学长学姐、亲朋好友认识或介绍的同专业哥哥姐姐聊天,能见面最好见面聊(提前约时间+主动请客),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气神,丰富自己对不同职业的认识。


5

资源推荐



  1. 书籍

    1. 《Nice girls don’t get the corner office》(女性的职场做人做事全方位指导书!五星推荐!)

    2.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3. 《硬球:政治是这样玩的》

    4. 《大明王朝1566》


  2. 微博、微信公众号
    1. @陌川_MC

    2. 律政职场私董会

    3. 法律职场霁语

    4. 各大法律类/职能端猎头公众号


  3. 小红书博主
    1. 大花和小鹿

    2. Ming&Likyer

    3. 是诞姐啊

    4. 杨天真(对就是那个杨天真)


6

Q&A




1. 怎样分配好兴趣爱好和能力成长和日常工作的时间的?


由于我的工作还是相对wlb,所以我的非工作时间比较充裕(这也是我选择做法务不选当律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兴趣爱好的话和读书时候一样,还是爱看美剧。最近没什么好看的美剧,相应地就在看书上多花了很多时间,基本每天都要看1-2小时的电子书(微信读书app永远的神!)。我看书比较杂,其中能力成长相关的一般是名人传记、职场类书籍还有法律类书籍。另外我超爱刷小red书,小red书上都是人才又好看又聪明我超爱的,也在小红书刷到了很多职场小技巧~


2. 如何与业务打交道?


搞清需求+嘴甜有礼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针对打交道多or一些比较meaty的业务同事,可以多相处之后摸清ta的性格再对症下药~具体不表。


3. 有没有后悔过做法务?有的话原因是什么?


没后悔过。我的职场储备在读书期间已经开始,我的实习经历很丰富,包括律所(大所、外所、精品所)、检察院、公益组织、事业单位……总之各有各的辛苦,都是围城。法务这个工作对目前的我来说挺好。


4. 法务和律师工作的差异?


随便讲几点,不全:

(1)正文中的exposure;

(2)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律师的待遇普遍比法务低(除了入职就有两三万的精品所红圈所甚至给钱更大方的外所),但法务的晋升空间和晋升通道不稳定,不像非诉律师的工作经验和薪水直接挂钩、诉讼律师能独立能有自己案源的话也很香,所以作为法务一定要努力开拓更高的晋升空间!(握拳)

(3)律师在律所中算是业务部门,而法务则处于职能端(和业务端相比),话语权不算大,而且沟通交流占据大量的精力,可能不适合喜欢自己安静产出文件的朋友;

(4)法务的工作内容和公司的需求是强相关的,工作范围跨度可能会很大,反垄断也搞广告法也搞劳动纠纷也搞,这这那那的可能都会随着业务的需求出现;律师(非诉律师)的业务领域还是比较集中。


5. 如何调节情绪内耗?


除了上文提到的情绪问题以外,我最近还做了一个决定:对所有【不服务于我自己晋升可能性】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偏负面的)都一笑了之,不往心里去,既不浪费时间去找朋友吐槽,也不浪费精力自己在心里抱怨。Focus on the bigger picture!自己飞速往前跑就行。


6. 这一年来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应该是心态上的成熟。如同本文第一部分的“It’s getting real”,我开始正视现实,努力做到理性、全面地审视现状、未来、一一搜寻可能有的机会点和风险点。工作这一年,前小半年里我的心态都不太好,后来慢慢发现吐槽没用、等待没用,只能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在学校里,我们默认“老师是博学的、同学是友爱的”这样的配置,可职场绝非如此;职场是一个远比学校“多姿多彩”的存在,什么样的人都可能会遇到。而且职业生涯远远久于学生生涯(提前退休除外,但攒够提前退休资本的人经历的职场生涯应该会是浓缩的精彩,顶旁人好多年),越open-minded越见多识广,越能放平心态。


带着这样平和的心态和昂扬的姿态,往前飞奔吧。


The End

Legal Road:相信共同成长的力量


点击链接,了解 Legal Road 往期的精彩故事:

浅谈低年级律师的工作模式

周报 | Legal Road第八十三期周报

法学生参与投行ABS业务: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学

李狗肉 | 好物推荐一月清单(2022.1)

分享会计划|猪猪女士的法律英语小经验1.0

Legal Road 微信公众平台与社群尚处初创阶段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提出宝贵建议!


文字 | 猪猪女士

编辑排版 | Lesley、Y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