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交坠湖事件 | 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法律读库 Author 陈豪 律师


文/陈豪律师

来源/法律读库


近日,安顺市“公交坠湖”事件的“警方通报”在朋友圈热议,目前搜救出37人,其中20人当场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5人受伤,1人未受伤。



而根据警方通报,导致该坠湖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司机蓄意报复社会”。



对于该原因,有人大骂司机,有人希望查清原委,司机“大恶而不幸”。









以上评论均来自微博



这让我想起一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该片改编自台湾近几年发生的几起无差别杀人事件。


如“小灯泡事件”,2016年3月的一个中午,一位妈妈带着自己四岁的女儿“小灯泡”,准备去迎接女孩的外祖父,途中遭到一名男子袭击,他朝着小灯泡颈部连砍二十余刀。但最终男子因患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症),并未被判处死刑。


剧中,李晓明拿枪在电影院扫射,导致9死21伤,被捕后,李晓明并没有为自己辩护,也不配合辩护律师的辩护,所有人都并不清楚,他为什么杀人。


之后,本片又出现了2起违法犯罪事件,一件是被告人杀害2名儿童,一心求死,而因为精神分裂症被判无期徒刑,但被告人杀人就是为了死刑,于是,自杀。


另一起,也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幻想自己还是优秀的导演,于是去幼儿园拍自己认为的电影,而引起恐慌,最终,那位怀有身孕的辩护律师的爱人因惧怕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摔倒,最终因早产,婴儿没有活下来。


而在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家属离不开社会舆论和被害人家属的压力;被害人家属,而永远沉浸在犯罪带来的悲剧之中无法自拔,甚至,造成恶性循环。


本片中有两个细节,令人深思。


一是,在罪犯李晓明同意与辩护律师谈论杀人原因的时候,恰巧,李晓明被安排并被快速的执行死刑,执行死刑之前,也没有再依法安排与律师、家属会面。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刑法的意义在哪里,惩罚犯罪与预防犯罪的目的是否还有轻重之分。



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摧残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快速判刑并执行刑罚的类似案件在现实中也比较常见,的确,能够满足民意,大快人心,但是,一次审判所起的作用有多大,犯罪动机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矛盾是什么,尤其在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伤医事件,无差别杀人事件中,如何才能让他人不去重蹈覆辙。


法律的作用,还在于恢复正常的社会关系,修复裂痕,而不是在一个或多个家庭遭遇不幸后,将被告人一杀了之,人为的继续制造一个不幸的家庭,而怨恨,还在继续。


罗克辛曾说,通过刑罚的威胁和刑罚的执行,公众应当掌握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并且避免违反这些规定。


那么,如果公众已经明知禁止性规定和违反的后果而继续去违反,那么原因在哪里,有多少人犯下罪行或是因不能忍受邪恶,或是在黑暗中前行时缺少了一丝光芒。



就像“小灯泡”的母亲对另一起“郑捷”案的发文:


“郑捷很快的就执行死刑,意即就这样失去了一个研究与了解的对象,他死掉了,然后呢?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继续速度执行?从过往的讯息来看,郑捷是想死的人,所以藉由杀人来让自己死,这样的结束如他所求,那有什么意义?郑捷无精神异常,能清楚表达,也是生活相对比较不被社会边缘化的,更应该要好好加以了解,到底他们是为什么?


他在想什么?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从小学就想杀人,为什么家庭、学校、亲人、朋友、社会,没能接住他?


社会是不是最少应该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好好剖析犯罪者以及整个事件的原因,给社会一个“理解”的机会,社会才有办法走的更远更好。


唯有当我们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我们才有机会谈改善、谈预防。否则,我们就真的只是永远的活在一个未知的恐惧之中。


有时,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并没有标准的答案,也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都可以去选择。


这也正是第二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好人和坏人,善与恶之间有没有评价标准。



辩护律师在为人权保障而奋斗时遭到泼粪、恐吓,被犯罪伤害的被害人家属自己进行着扭曲而不顾道德底线的新闻报道,不知名的网友在网络世界中敲打着随意、恶意的评论,似乎在告诉我们,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而我们每一个人,与恶之间,没有距离,可能是一次侥幸的心理,可能是一次冲动的行为,可能是一次跟风的玩笑,就像那句,很多自杀的人,其实都是他杀。



正如《我们与恶的距离》导演林君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要讲的不是恶,而是大写的“我们”。


而本片的结局,是人性善的光芒击败了恶的一面,辩护律师继续为自己人生的意义而奋斗;被害人家属与加害人家属和解,社会关系逐渐缓和、修复;精神病人安心接受治疗。


这告诉我们,每一次沉默,都可能要付出代价。


希望我们装着正义与良善之心,分别真伪,以爱的名义,爱自己,爱他人,爱所在的社会,爱自己的祖国。


爱她,就让她变得更好。


最后,愿遇难者安息,生者警醒。



 -推荐-


下载:企业上市法律实务操作手册 | 说服人的“万能公式”| 我为什么要离开小城市的律所 | 北上广深律所招聘


(*╹▽╹*) 月半想要一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