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与摘要

历史研究杂志社 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4-09-13



《历史研究》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创刊于1954年,是党中央决定创办的全国性史学刊物。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届编委会召集人。创刊60余年来,《历史研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百强报刊”等荣誉和称号,为推动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史学界的一面旗帜。


目    录



·笔      谈·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谱写新时代华章


改革开放的历史文化根基

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经济呈现新面貌的关键一招

   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

罗平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专题研究·


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黄令坦(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侯外庐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论析

   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从“诸侯大亚”看西周央地关系

赵庆淼(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明中后期中枢决策机制的嬗变

   剑(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系教授)


“流求”指向演变所见古代中国东海疆域的形成

   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暨东海问题研究中心博士后)


中世纪英格兰国王的土地产权

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美国人口统计起源及其治理能力扩张

   姣(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芮恩施的国际关系研究

马建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读史札记·


元丰改制后北宋省部寺监关系考论

黄光辉(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



·笔      谈·


编者按:45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守正创新,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今天,我们踏上了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要求我们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回顾改革开放45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45年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撰文,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历史滋养。



·专题研究·



毛泽东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黄令坦


摘  要:毛泽东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智慧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考察毛泽东史学思想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可以发现毛泽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重塑中国历史叙事、丰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立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深化阶级斗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史学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侯外庐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论析

   


摘  要:侯外庐在李大钊支持下翻译《资本论》。十年译读的经历不仅使他具备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促使他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走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之路。侯外庐“自树独见”地阐释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表现出明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诉求、世界史研究视野、与国外学者的对话意识等特点,大大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内涵,与今日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目标多有契合。侯外庐学派的学术体系包括中国社会史和中国思想史研究两个主体部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领域,贡献了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展现了集体合作的研究模式。

从“诸侯大亚”看西周央地关系

赵庆淼


  要:西周金文中的“诸侯大亚”,是指留居畿内的外服诸侯宗亲组织之分支,主要有两种形成途径:一是诸侯就封之际贵族家族组织的分衍与别氏,二是诸侯公室子弟入驻畿内朝宿邑或供职王朝。“诸侯大亚”称谓的生成与使用,缘于时人尊奉周初元勋为诸侯始封君的观念,也符合贵族宗族组织内部的结构层次关系。“诸侯大亚”作为封建与宗法相结合的产物,属于联结中央与地方、王朝与封国的血缘纽带,是考察西周国家治理模式与文明发展特质的重要切入点。

明中后期中枢决策机制的嬗变

   


摘  要: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因年幼无法临朝听政,也不能与内阁阁臣等论定国是,为体现君威宸断,内阁大学士杨荣、杨士奇和杨溥创“早朝止许言事八件”的权宜之制,以待英宗成年后恢复“祖宗之旧”。然而,英宗长大后,三杨继卒,权宜之制渐成定制,促成中枢决策机制从太祖亲理政务、永宣内阁议政,转变为内阁票拟、内监代为批红、君主“垂拱而治”的“新祖制”。这既改变了明初中枢政治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方式,又影响了明中后期皇权的表达方式,提升了内阁的政治地位,为宦官参与中枢决策提供了制度空间。“新祖制”与明初祖制的断裂,引发了时人对君权、内阁及宦官广泛持久的批判。

“流求”指向演变所见古代中国东海疆域的形成

   刚


摘  要:《隋书》以“流求”之名所建构的东海岛屿形象,实际是唐初将隋代性质不同、航向不一、目的地迥异的多次海外探索事迹拼合而成,故其具体指向并不清晰。唐至两宋,官方、士人、海商、海民等不同阶层共同参与东海开发,海上航路不断拓展,沿海不同地区生成了各自的“流求”意象。在这一过程中,“流求”指涉地域由虚趋实,逐渐指向台湾岛。元明时期,中国官方根据东海形势变化,强化对台湾岛和琉球群岛的经略,先后实现对台湾岛的行政管辖和对琉球海域的常态管控,“流求”也在官方主导下统一指向今琉球群岛。

中世纪英格兰国王的土地产权

侯建新


摘  要:英格兰封建契约关系维护等级社会和国王的最高权威,同时它使封建依附关系受到限定,封臣获得一定的独立权利和权力。只要封臣完成规定的封建义务,国王就很难侵吞他们的地权。诺曼征服后,国王封授了80%—85%的土地,却越来越难以支配它们。国王从来没有征发全国土地租役的权力,除非因公共安全需要并经与贵族协商,才能在全国征税。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为中世纪议会制度和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前提。

美国人口统计起源及其治理能力扩张

   


摘  要:人口统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技术基础,统计水平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关联。美国是最早推行常规人口统计的西方国家之一,其人口统计制度和实践源于英国殖民时期。美国受英国“政治算术”传统影响,又吸纳政治经济学中的人口治理思想,于1787年联邦宪法中明确制定“统计条款”。然而,建国初期美国人口统计制度设计,与联邦政府低下的执行能力并不相称。“统计条款”将人口问题宪法化,造成1790年首次人口普查困难,反而限制了人口统计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美国人口统计起源史推翻了其“弱国家”的假设,证明其政治制度设计最初就包含增强国家能力的“潜能”。

芮恩施的国际关系研究

马建标      


摘  要:传统观点认为,现代国际关系学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实际上在此之前,美国政治学者芮恩施已经在其导师特纳“边疆理论”的启发下,开始研究19世纪末东方问题影响下的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于1900年发表成名作《世界政治》,1911年出版专著《远东的思想和政治潮流》。芮恩施1903年领导创建了美国政治学会,组建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跨国学术网络。“美国例外论”贯穿芮恩施以“国际关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历程,其研究虽然强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却难以遮掩其扩张主义本质。申言之,芮恩施试图用美国文明改造中国文明,把中国变成“亚洲的美国”。


《历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已于2021年9月15日启用,网址为:http://lsyj.ajcass.org/Admin/。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官方微店,订阅《历史研究》《历史评论》和《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

编辑:拾 壹
校审:青 螾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历史中国微信订阅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历史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