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经济终于出现弱复苏势头!

倪刃 黑噪音
2024-08-25

制造业复苏的情况下,若接下来没有在收入和消费端加码政策,“制造业火热”将会伴随着 “社会百业萧条”而出现矛盾的场景,经济也将会更加变成一种“数据经济”——空有漂亮的数字,却与老百姓毫无关系。

我虽然写了很多指出经济问题、批评经济政策的文章,但那并不是什么“唱衰”,而是一种警醒。
现在的主流媒体,其实基本都不敢公开负面评价经济了,甚至经常把负面情况拐弯抹角往好了写。

靠大家一起夸,蒙着眼睛一起往好了说——这样就真的会让经济好起来吗?60多年前全国一起大夸经济好,后来发生了什么情况?所以我之前的一些文章,只是想逆风说点真话而已。

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办法不允许“唱衰”经济,作为公众号的作者我肯定也是承受很大心理压力的——因为你只要指出问题,就可能被扣上“唱衰”帽子。
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在后台骂我是“公知”、“走狗”。幸亏还有很多网友给我以支持,我才有了更多的信心写下去。

好吧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都已经看腻了“唱衰”,那我今天就来“唱好”一下。当然,这不是因为我想见风使舵,而是因为3月的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苗头,我也为此而高兴。

我之前说过,3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将会极为关键,能否走出2023年的经济寒冬,迎来弱复苏,就要看3月4月的数据。

而今天公布的3月制造业PMI数据,还真的出现了反弹:

尽管反弹原因之一是2月受春节影响数据较低,但录得这样的回升,还是证明经济有复苏趋势。
考虑到这是去年10月制造业PMI指数走向低迷之后,该数据首次落到荣枯平衡线50以上,说明终于有可能走出这漫长的低迷。

以及很重要的是:终于没往下继续掉。如果3月再往下掉,就真的不敢看了,经济也将面临彻底的寒冬。

所以这一数据的回升,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去年5月到今年初的经济数据,一路走低。尤其是随着CPI的一路下降、民企投资信心的不足、外资减少、“通缩”的危险信号,再加上房地产危机和地方债,中国经济头顶的阴云,可以说是一片乌黑。

而此次PMI回弹其实是有背后依托的:

3月,在制造业PMI包含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3.0%,较前值上升2.4和4.0个百分点。这是驱动PMI整体反弹的底气。

这说明,制造业一年多来终于开始恢复景气了。其中新订单指数创下了一年来的新高,说明海外需求在回升,是全球大环境回暖的标志。

此前我就在文章中谈及过,今年的经济外部环境可能会比去年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库存周期的变化。 
图片来源:格隆汇

美国库存周期其实在2023年中后段就已经逐步离开了“去库存”,进入“补库存”,也就是说库存开始空了,需要买进货物了。

大家都知道,虽然一直在喊中美脱钩,但实际上中国的出口还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市场,比如出口给越南、墨西哥的中端机电产品、汽车零件等,其实最终还是走向美国。

去年美国的需求刚从去库存周期走出来,欧洲需求也不景气,海外总体需求一直是很弱的——这是出口不振的大背景。 
现在制造业PMI的反弹,也是主要由大环境决定的——美国进入了“主动补库存”阶段,而那些去年没有下单的海外买家,也终于开始下单了。

由此也可见美国经济对中国的重要性——请别再天天反美了。
分行业看,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品,是行业中的“领头羊”。

汽车自不用说,是现在制造业最核心、势头最猛的产业。其他几项,也一直是常规的优势项目,因此这几项率先出现反弹实属正常。

另外,3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0%,较前值上升1.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景气水平也在持续回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2%,较前值上升2.7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较前值上升1.4个百分点。

这说明,一些工地在春节后开始开工了,天气回暖是一个原因,楼市宽松政策发力肯定也有促进。

服务业商务活动复苏则相对比较弱,这也和主观感受差不多:商场、餐饮、旅游等消费并没有明显复苏。

所以这也是我想说的问题所在:今年以来,无论是政策大方向,还是主导的经济复苏思维,其实还是落在了生产和投资上。

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中国经济一直有点“跛脚”,就是消费弱。

作为老百姓,如果只为国产品牌制造出多少新的产品而自豪,却从不关注自己的钱包是否买得起,这岂不是荒唐?
底层美国人买一个苹果手机只需要两个星期的工资——这才是经济强大给自己国家带来的好处。
去年的经济问题其实要分开看:出口不振是因为供应链重构和地缘政治问题,这随着大环境转暖肯定是会回升的;但“有效需求不足”是另一个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所以,复苏的只是生产和出口,但并不会提升国内消费需求!
尤其是,今年的政策发力方向,仍然是之前已经依赖了几十年的“投资驱动”。以前确实如此,只要一注水加码投资,经济“哗”一下便起来了。但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在经济面临的产能过剩结构性问题之下,投资驱动只会是强弩之末。

问一个灵魂问题:中国经济难道只需要源源不断的生产,却不需要消费吗?
中国的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在2011~2020年间平均为53.3%,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80%以及发展中国家占70%以上的数据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一问题在去年体现到了极致,社会消费和实体经济严重低迷,商业街大都冷冷清清。

商业街空荡荡的场景,许多网友都在议论,但主流媒体不会说

所以,制造业PMI的回升,固然可喜可贺,说明经济的“一驾马车”终于开始动了。但制造业不代表经济的全部,制造业的繁荣也不代表经济本身的繁荣。
就像很多人总是喜欢通过发电量来判断经济是否好——发电量难道能变成收入进入你的钱包?

如果仍然只是驱动“投资马车”、“制造业马车”,而不管“收入马车”、“消费马车”,GDP的增长将会越来越脱离民众实际生活水平的改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去年的GDP增长了5.2%,但普通老百姓绝对感受不到自己身边的经济增长了5.2%
所以制造业复苏的情况下,若接下来没有在收入和消费端加码政策,“制造业火热”将会伴随着 “社会百业萧条”而出现矛盾的场景,经济也将会更加变成一种“数据经济”——空有漂亮的数字,却与老百姓毫无关系。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蓝字即可阅读

最新的青年人失业率,我看不懂却大受震撼

60后黄金一代的老去,才是今年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最新经济数据表明,有一个情况不妙

众多摩天大楼,正在走向烂尾

原创不易,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点赞,在看,转发到朋友圈支持一下吧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黑噪音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