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

其他

四部门发文完善彩票兑奖与适用税法,9月1日起执行

点击上方“中国社会报”关注我们吧关于彩票兑奖与适用税法有关口径的公告财政部
8月16日 下午 10:34
其他

琼州纪行——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民政民生新图景

点击“中国社会报”关注我们四月芳菲,琼州潮涌,本报派出报道组远赴海南,对海南民政工作进行了一次行进式采访报道。五年前的2018年4月,党中央作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五年后的今天,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如火如荼大力推进。五年来,海南省民政系统自觉站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推进民政重点工作,积极发挥基础性、兜底性作用,用汗水浇灌收获,凭实干笃定前行,为自贸港建设积极贡献民政力量。这次海南之行所选取的海口市、儋州市、五指山市、三亚市、文昌市,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指导过工作的地方。本组报道围绕海南民政工作服务自贸港建设这一主题,反映海南民政坚持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所取得的新成绩,展现民政工作者的新作为,见证民政服务对象的新生活。海口市:助老重精细
2023年4月13日
其他

二十大报告26个重要提法

一、大会主题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二、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五年来的四个“面对”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四、十年来的三件大事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五、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六、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七、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八、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九、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未来五年是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十一、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十二、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十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五、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十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我们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十七、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十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十九、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二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二十一、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我们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二十二、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二十三、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二十四、两个“永远不”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二十五、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二十六、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二十七、五个“必由之路”是至关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二十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摘自:新华社二十大报告实录)
2022年10月16日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构建大数据应用场景 强化地名信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近年来,地名工作利用互联网创新技术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建议,加快建设“互联网+地名”服务信息系统,提高地名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地名信息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当前我国已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并积极推动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工作,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地名数据资源的物理集中,完成了云端系统的地名数据录入。”马秀珍介绍道。马秀珍在调研中发现,在推进地名数据共享与社会化场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地名信息资源共享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地名信息难以发挥公共服务功能。一是地名信息公共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面向大众的公共服务手段,数字地名信息服务内容还相对简单。二是地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投入大、消耗大、服务广、收益小,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将制约地名数据的更新维护。为此,马秀珍建议从三方面加强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地名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一是推动“智慧空间云”建设。基于统一的时空参考框架,制定全国地名空间信息处理标准规范。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途径和服务范围,建立不同版本的地名子数据库,做到地名数据在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中的充分应用与共享,打造“多源融合、一库多用、资源共享”的“智慧空间云”平台,不断提高地名管理与服务水平。通过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支持二次开发功能的扩展,贴近用户的特定需求,保持系统的持续改进。二是推动“智慧社区云”建设。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突破传统的信息整合模式,在门牌信息中嵌入民生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地名文化、社区文化展示等特色应用,打通健康、养老、教育、卫生、基层治理等多个应用场景,让门牌成为社区中各类信息交换和流通的核心要素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组件,不断提升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三是推动“数智地名”建设。建设“数智地名”应用场景,开发社区(村)实景三维地图,完成门牌和地理实体匹配,衔接商业导航APP,实现门牌精准定位寻址。同时,利用标准地名数据库关联公共场合监控等配套设施,直观定位展示与地址关联的“人、地、物、事、网、组织”等信息,为公共安全、民生服务、警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来源:2022年3月7日《中国社会报》编辑:边静
2022年3月7日
其他

在洛阳,享乐养——品牌化建设助力社区养老服务升级

如今,走在河南省洛阳市的大街小巷,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识牌——右半边红底白字印着“某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左半边白底红字印着“河洛乐养居”,牌子上还有乐养居的标识和编号。“之所以叫乐养居,一方面是希望老年人能够快乐养老,另一方面是因为‘乐养’与‘洛阳’是谐音。”据洛阳市民政局副局长于晓惠介绍,从2019年起,洛阳市针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单一等问题,积极争取省级养老服务项目资金,对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并引入第三方运营,打造了社区养老服务品牌“乐养居”,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服务。目前,全市已经建成乐养居131家。软硬件升级“一个人在家开伙太麻烦,得自己买菜、自己做,整天围着厨房转,自从来乐养居吃饭,生活轻松了不少。”在洛阳市老城区北大街的乐养居内,李大妈边吃边说。来到取餐窗口,记者在价目表上看到:早餐2元,午餐5元,晚餐3元,每天还有不同的特色菜可供选择。“这里的饭菜不仅品种丰富,价格也实惠,我几乎天天来。”正在取餐的刘大妈说,“我最喜欢这里做的红烧肉。”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城区北大街乐养居由一个废弃的仓库改建而成,面积1200平方米,内设康复理疗室、健身活动室、阅读室、棋牌室、餐厅等,最受老年人欢迎的就是助餐和助浴服务。在乐养居的助浴室,记者看到,灰色墙砖和地砖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助浴室一侧安装了4台热水器,还摆放了3把助浴椅和1张助浴床,墙上还安装了安全扶手,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洗浴提供便利。助浴室另一侧还安装了镜子和理发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走进瀍河回族区华林街道君澜湾社区的乐养居,悠扬的歌声迎面传来,10多位老年人手拿歌谱围桌而坐,在伴奏老师的带领下,学唱歌曲《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每周二下午3点至4点都是‘银发音乐会’时间。”工作人员指着活动表告诉记者,一周七天,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绘画、剪纸、八段锦、太极拳,都特别受老年人欢迎。“我爱吃这里蒸的馒头,不爱吃洋葱。”93岁的耿长流老人已经在君澜湾社区的乐养居住了两个多月。据工作人员介绍,耿大爷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在外地,还有一个住在君澜湾社区,但平时要上班,无法照顾耿大爷。由于身体原因,耿大爷身边离不开人,这才住进了乐养居。“我喜欢住在这里。”耿大爷说。“过去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就是有块场地,能让老年人活动一下。现在的乐养居,既有短期托养、精神慰藉,又有助餐助浴、文化娱乐,标准比以前高了,功能比以前多了,不管软件还是硬件都有很大提升。”于晓惠告诉记者,如果说原来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1.0版,现在的乐养居就是2.0版。到2022年底,乐养居要在洛阳实现全覆盖。品牌化运营“名称标识统一、建设规范统一、功能布局统一、服务内容统一、考核评定统一,这既是乐养居的管理和运营方式,也是乐养居与之前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最大的区别所在,即品牌化、连锁化、标准化。”于晓惠说,这个思路源自洛阳本地的河洛书院。记者了解到,河洛书院是洛阳的城市书房,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迷你图书馆,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解决了以往大型公共图书馆投入高、利用率低、资源闲置等问题,为市民借阅图书提供了便利,把“书香”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河洛书院的运营方式让于晓惠很受启发,她想是不是可以按照品牌化、连锁化的思路,对已有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改造升级,把优质的为老服务送到社区老年人的身边。按照这个思路,于晓惠带着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的工作人员跑遍了全市,为需要新建的乐养居找场地,了解需要进行改造升级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情况,确定改造方案。为了给升级后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起个响亮的名字,洛阳市民政局从2019年9月起,通过媒体向社会征集名称和标识,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将名称确定为与“洛阳”谐音的“乐养”,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乐养居的标识。2020年3月,洛阳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乐养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乐养居建设“五统一”标准。按照“统一名称标识”,乐养居的标牌尺寸、颜色都要统一,便于快速识别;按照“统一建设规范”,乐养居面积不得低于200平方米;按照“统一服务内容”,乐养居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现有的“四助一护”服务基础上,逐步开展“十助二护”服务;按照“统一功能布局”,乐养居要在有休息室、有保健室、有阅览室等“六有”基础上,拓展基础性养老服务功能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智慧养老服务功能;按照“统一考核评定”,洛阳市将乐养居分为从1A到5A的5个等级,同时建立了降级与退出机制,通过动态等级评定,加强对乐养居的监管和指导,督促乐养居提升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2019年以来,河南省政府拿出33亿元,用于补齐社区养老基础设施这个短板。洛阳市积极争取养老项目资金2.8亿元,并全部用于乐养居建设。“过去,养老服务项目资金给到各区县基本都是‘撒胡椒面’,没能用在刀刃上。”于晓惠表示,通过全市统一布局乐养居,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大效用。“推进乐养居建设,不仅是在资金使用方式上作出了选择,更是在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上作出了选择。”于晓惠告诉记者,2.8亿元资金如果用来建公办养老机构,效果非常有限,洛阳市通过乐养居这种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服务接地气的方式,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项为老服务。2020年初,洛阳市委、市政府将新建、改扩建乐养居纳入了年度民生实事后,市民政局与区、县民政局在深入挖掘社区闲置空间,大力推进乐养居建设的基础上,还引入光大、九汝城、河南投资集团等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参与乐养居的运营和管理,进一步推进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记者了解到,随着乐养居规模化运营以及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洛阳市民政局还将从多方面着手,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比如,帮助失能、失智老人家庭设立“家庭床位”,开展专业人员上门照护服务项目;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推行乐养居“一卡通”服务;探索养老服务“一键呼”,让老年人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依托乐养居品牌与养老企业合作,开展适老化产品的研发。“群众认可的事,我们要继续办好;群众满足感还不明显的事,我们要积极探索。”于晓惠表示,接下来,洛阳市不仅要继续把乐养居建好,还要管理好、运营好,更好发挥其社区养老服务的阵地作用和辐射作用,让老年人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2021年7月1日
其他

​建立社区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际部一级巡视员、中国狮子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费薇

“养老院嫌他小,孤儿院嫌他大,放精神病院孩子害怕。”电影《海洋天堂》中的这句话,道出了大龄孤独症患者家长面临的难题。“无处可去,无事可做,无工可做”,成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最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际部一级巡视员、中国狮子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费薇提出,建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倡导对特殊群体进行终身关怀。孤独症患者就业、教育、养护以及养老资源均匮乏“孤独症就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自闭症,这几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费薇介绍道。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等权威文献报告,中国孤独症发病率达0.7%-1.0%,全国约有超1400万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另一方面,孤独症、智力障碍等发育性障碍群体在中国的残疾人中占很大比例,12岁以上患者数量在1000万以上,大部分的孤独症患者正进入或即将进入成年。据费薇介绍,近年来,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相关康复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也在逐步完善。与之相对应的,针对成年孤独症群体的康复治疗和社会融入机制却存在明显“断层”,针对大龄孤独症患者的就业、教育、养护以及养老等方面的相关社会政策几乎空白。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调查显示,98.7%的孤独症人群缺乏有效的托养安置和成年康复训练。由于缺乏针对性政策扶持,国内目前开展的大龄孤独症技能培训和开办的托养安置服务机构远远无法满足公众需要,少数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不甚理想。缺乏技能培训的大龄孤独症患者,在社会认知偏见的标签下,很难被企事业单位接受就业。更多的孤独症成人只能留在家中无处可去,并且需要一位监护人看护。这严重影响了家庭的发展,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现象在孤独症家庭中尤其突出。1月18日,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明确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可设在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托养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城乡社区服务机构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独立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并明确了各类服务机构职责。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独立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那么具体应该怎样落地呢?费薇建议,建立社区型孤独症康养中心。建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费薇提出,可以尝试建立社区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探索孤独症托养服务机构良性运行机制,倡导对特殊群体终身关怀,进一步加大残疾人托养服务人才培养力度。费薇认为,建立社区型孤独症康养中心,可以实行政府投入、社会运行的机制,立足社区,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提供集生活养护、职业教育、支持性就业、家庭养老等于一体的服务。费薇设想,社区型康养中心可以考虑采取集体生活模式,参照发达国家“社区家庭”通行的做法,6个以内孤独症患者生活在一个单元里,共同安排起居,通过相互影响和彼此照顾,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并由专业老师或社工进行指导和看护。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资源,将家庭和社区功能相结合,完善生活、运动、劳作设施,建设工作坊、加工厂等,传授、辅导成年孤独症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创作,如手工制作、编织、烹饪以及小区环卫工作等,使病情不同的患者都能有所作为,生活充实。费薇强调,建设社区型康养中心,要加大力度扶持残疾人特别是孤独症患者托养服务社会力量。各地应采取资金、场地、税收、用水用电等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和培育提供托养服务的社会力量发展壮大。与此同时还要有效对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中设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生产工厂(车间),或直接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中的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劳动项目。“从长期看,还应该不断加大对残疾人托养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费薇建议,依托中央资金补贴项目支持建立健全托养服务专业培训制度,设立见习培训基地、编制培训教材,持续大规模、系统化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扩大专业人员队伍规模。关于托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费薇提出以下两点具体建议。一是实施托养服务工作骨干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依托有关高校或研究机构制定科学的专业设置标准,完善专业教学规范。通过高级研修班等方式重点培养一批省级骨干型专业人才,发挥他们在区域政策规划研究、专业培训、评估督导等方面的作用。二是积极推动托养服务专业岗位设置。各地按照循序渐进原则,研究制定托养服务工作专业岗位范围、数量、比例、职责和条件,并依法保障托养服务机构中的社工、康复、特教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资格评定方面的同等待遇,拓展职业发展通道。
2021年3月8日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建议: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运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认为,社会工作不仅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朱晓进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完善、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还不健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数量较少、社会工作服务资源总量不大,等等,这些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朱晓进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推进我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在他看来,大力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从社会工作立法、职业体系建设、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岗位开发、部门统筹和社会宣传等方面着手。第一,推进社会工作立法和服务规范化。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意见和工作指南,规范社会工作项目设置、项目招投标和评估验收。同时,加快推进社会工作立法,构建社会工作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明确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制定出台社会工作者的就业准入制度和继续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将社会工作纳入职称体系,打通事业单位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壁垒,建立分层分类的职业评价办法。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平均水平,建立弹性工资支付体系。鼓励推行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制度,畅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渠道。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各省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待遇,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表彰机制。第三,建立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全面统筹部署各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为城乡居民开展精准化和精细化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在运行机制上,建议委托社会组织托管运营,采用“街道监管、机构运营、专家督导”的三方协同服务管理机制,链接基层社区的社会工作人才和服务资源。第四,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薪,大力开发社会工作服务岗位。鼓励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设置一定比例的社会工作岗位,聘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相关的服务工作。第五,加强社会工作资源的统筹管理。为有效整合社会工作资源,建议各省建立统一的社会工作服务信息平台,对全省社会工作人才进行登记,对不同部门的服务资源进行统筹管理,避免出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重复申报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第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和社会工作宣传周等方式,广泛宣传社会工作,增进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此外,加大对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和优秀事迹的宣传和奖励,为社会工作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1年3月6日
其他

锚定发展目标 奋进伟大征程——民政党员干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全国两会承载亿万期待,备受瞩目。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形式收听收看,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为民情怀、道出群众关切,为做好民政工作锚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要结合自身职责做好贯彻落实,为“十四五”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河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副主任杨卫东说,报告提出“健全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字里行间饱含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更感受到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表示,将继续砥砺前行,担当作为,将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转化为扎实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把党和政府的民生“大礼包”实实在在发到民政服务对象的手中,把个人“小我”的力量融入到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之中。浙江省舟山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爱华听到政府工作报告列举的成就时,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对民政工作目标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她表示,将以建设可知可感的幸福舟山为主线,打造更有温度、更有精度、更有速度的民政事业。聚力改革创新,以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为重点,并努力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聚力兜底保障,建立完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实施“幸福清单”送达行动,分层分类做好社会救助;聚力海岛养老,推进海岛服务驿站“幸福驿家”建设,深化“守护夕阳”养老品牌,切实补齐偏远海岛民生服务短板。“对因疫情遇困群众及时给予救助,新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近600万人,实施临时救助超过800万人次……”江西省上高县民政局局长陈鹤鸣听到报告中介绍民政事业取得的成就很受鼓舞。他说,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干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中,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创新为民爱民服务举措,紧紧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基本服务体系;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民政局党建办主任张晓征表示,将紧紧围绕报告中关于民政工作目标,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迈好“十四五”发展第一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养老服务一直是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传统服务保障措施,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山东省潍坊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刘兆祥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让他对下步工作任务、方向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将积极探索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实施老年人家庭智能适老化改造工程,探索建立农家邻里养老互助点,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创建活动,探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社会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满足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湖南省民政厅干部邓文艳说,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自己将认真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政工作的目标任务,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做好全国两会精神宣传,将新理念、新要求融入政策创制、工作举措,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福建省邵武市民政局副局长夏爱英与全局干部职工一起集中收看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心情激动。她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我们将以“全国近邻党建示范县市”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行社区近邻服务模式;同时,3年之内,将在全市19个乡(镇)、街道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积极探索打造可推广、可复制、有影响的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品牌。河北省涿州市民政局局长王威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报告精神,针对群众关心的养老多样化服务、社会救助、儿童权益保护等民生热点难点,积极工作,扎实开展县、乡(镇)、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提升社区和居家养老、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现有兜底救助政策稳定,接力支持乡村振兴;健全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落实残疾人福利制度。
2021年3月6日
其他

广州构建全覆盖 多层次 多支撑 多主体的大养老格局

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居)活动站点”三级实体服务平台;推进医养结合、“家政+养老”服务供给;连续10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形成涵盖服务供给、保障、评估、监管等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作为全国开展养老服务五项试点城市,不断改革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养老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建立全覆盖服务网络广州市多措并举推进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居)活动站点”三级实体服务平台。为实现老年人群养老服务全覆盖,广州市率先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优先轮候入住。实施失能、独居、高龄老年人“关爱十条”,落地56项老年人照顾服务创新措施;资助10万多名老年人免费享受“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76.6万名老年人领取长寿保健金;170万名老年人享受人身意外伤害险,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实现80周岁及以上重度失能人员照护险全覆盖。统筹推进“3+X”创新试点,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方位延伸至助餐配餐、医疗健康、家政服务等领域。推进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增加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照护服务供给,基本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广州市共有养老床位7.2万张,从2016年起,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连续5年达到40张,民办机构养老床位数占比达73%。全市建有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日益完善。提升多层次养老服务能力通过不断深化养老服务内涵、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家政+养老”等服务供给、探索实施家庭养老床位,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为让社区居家老人吃上热乎饭,广州市优化提升助餐配餐服务供给,全市1036个长者饭堂100%实现刷社保卡就餐;23所高校、企事业单位饭堂向老年人开放,并融入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为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全市建成护理站113个,173个街(镇)建立医养服务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99%,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77家。目前,全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60%,58.4%的床位分布在中心城区。为深入开展“家政+养老”,广州市支持家政服务机构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建立“护理员+家政员”养老服务队伍。目前,所有街(镇)都开展了“家政+养老”服务。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广州市深入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适老化改造等,试点建设了690张家庭养老床位,资助1576户特殊群体老年人家庭、77个居住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持续强化养老服务保障广州市连续10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十件民生实事,设立由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将养老服务纳入专项考核和督查激励。“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养老服务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发挥党委政府定方向、保基本、强监管的职能作用,出台60多项政策,基本形成涵盖服务供给、保障、评估、监管等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不断健全。为引入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养老行业,广州市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编制《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修编》,消除利用既有房屋举办养老机构消防、规划的障碍,对利用国有企业物业举办养老机构的,实行租金优惠;对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的,给予新增床位、医养结合等资助。并且连续5年开展为老服务公益创投,培育了306个创新性为老服务项目。在政府资助政策推动下,全市75%的养老床位、98%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95%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涌现出一批辐射全国的品牌养老企业,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此外,广州市还不断加大养老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实施养老专业学费减免、免费培训等十项优惠措施,发放养老就业和岗位补贴,择优遴选养老护理员通过积分制入户。上线运营集“服务+管理+监督+决策”于一体的市为老服务和居家养老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养老服务数据监测中心,优化提升“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为政府有效监管、社会参与服务、老年人享受服务提供支撑。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健全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深化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养老格局,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2021年3月3日
其他

​优质高效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民政部2020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情况回顾

作为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政事业始终备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2021年全国两会临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建议、提案又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2020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提出的与民政相关建议、提案的办理情况如何,有哪些被吸收和落实了呢?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2020年民政部共办理建议、提案723件。其中,主办250件、协办384件、参阅89件。从涉及的领域看,其中养老服务方面的建议提案207件,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方面的建议提案190件,儿童收养、福利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建议提案43件,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建议提案64件,困难残疾人、婚姻、殡葬、流浪乞讨救助等社会事务方面的建议提案55件,慈善捐赠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方面的建议提案77件,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等社会救助方面的建议提案64件。这些建议、提案在2020年已全部办理完毕,其中一些意见建议已经被吸纳到实际工作中。建议提案办理一丝不苟办好建议提案是民政部的法定职责和政治责任。在2020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初期,全国政协明确“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建立‘后2020’时期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农村贫困边缘户保障建立返贫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新时代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成立中国大运河学会”6件重点提案由民政部主办或会办。同时,民政部综合考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中反映的意见建议,聚焦社会关注热点和年度民政重点工作任务,遴选出“加快落实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制度建设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慈善事业发展支持力度”2件建议作为部内重点建议,“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将社区养老做深做实做到位”“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障”3件提案作为部内重点提案。在办理全国政协第2138号“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提案过程中,民政部高度重视,建立由承办司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分管负责同志推动、各职能处室配合的工作机制,抓紧推动办理工作。在2020年8月下旬,相关负责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开展基层治理专题调研,并与该提案人徐立全、王红玲等委员进行座谈和研讨。此外,民政部还与提案中涉及的4家会办单位进行多次沟通,针对委员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等建议,积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沟通,商请其围绕近年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社区建设,详细提供下一步工作思路,有效回应委员们相关提案建议。2020年9月下旬,民政部在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商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研提办理意见,形成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138号(社会管理类156号)提案答复的函》,得到了徐立全等8位提案人的充分肯定。与民政业务一体推进,成效明显“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对于民政部门改进自身工作,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民政部表示,坚持把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改进工作的契机,与业务工作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体推进,确保每一个建议提案的办理都能取得让党中央满意、让人民满意、让代表委员满意的实效。——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有效衔接。认真研究代表、委员提出的关于从源头推动政府建立支出型困难家庭的救助政策、加大特困供养人员扶助力度等意见建议,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完善顶层设计。围绕党建+社会救助、服务类社会救助,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同时,指导各地适度扩大低保和临时救助范围、及时足额发放救助金、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功能,认真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全面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合理制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修改完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适当扩大特困救助供养覆盖范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认真研究代表、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等意见建议,报请国办出台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开展2020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敬老院护理型床位建设,深入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组织遴选第五批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开展第四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监管制度,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先行先试工作,发布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实施细则,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持续推进。认真研究代表、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社区治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应急能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意见建议,提请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全面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提出为城乡社区工作者发放工作补助、落实城乡社区工作者工伤待遇等“暖心八条”。先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与服务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指导方案》《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指引》等指导城乡社区组织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科学研究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联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推动各地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切实推进减证便民,为基层减负。——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有序发展。认真研究代表、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慈善事业法治化力度、健全重大突发事件下慈善力量响应机制等意见建议。制发《关于动员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引导慈善力量重点支持湖北省、武汉市等疫情严重地区。配合财政、海关、税务部门出台防控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增加省级民政部门和有关单位作为进口捐赠免税受赠人,将防控物资全部纳入进口免税范围。配合财政、税务部门出台企业、个人向疫情防控捐赠予以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政策。启动制定专门的慈善力量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首次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审工作。指导湖南、广东、浙江、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结合实际,推进社会工作站(室)建设,探索建立通过引入社会工作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发布《志愿服务基本术语》行业标准(M/T
2021年3月3日
其他

执法联动 守住养老机构“舌尖上的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记者经过连线采访,进一步观察了解到了四川省巴中市在养老机构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方面的努力与成效——“这个留样柜不合格,温度设置过低,食物取样太少……”在四川省巴中市养老机构食品安全联动执法中,执法检查人员发现一家养老机构厨房的食品留样柜竟是改装的冰箱,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当场指出了问题所在,并提醒“留样柜温度要设置在0-8℃,食物取样为125克,保留时间要在48小时以上。”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当即要求这家养老机构按要求进行整改。食品安全是养老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巴中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冯扬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2020年7月,市民政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达成共识,建立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联动机制,并对65家养老机构进行联合抽查,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隐患31处,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饮食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党政同责压实责任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关系老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守住食品安全底线,保障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巴中市构建了党委、政府负总体责任,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相关部门负协管责任,社会各方负共治责任的食品安全“五位一体”责任体系。市民政局党组召开安全生产暨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压实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时刻把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紧而又紧,同时明确要进一步督促各区县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督查,提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治理水平。巴中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罗鸿宾表示,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是养老机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必须执行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巴中市民政局先后对全市70多家养老机构通过发文、摸排、抽查等形式督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养老机构的食品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执法联动标本兼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是为了督促工作,排除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各个环节存在的隐患,抓早抓小。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为此,巴中市民政局主动寻求专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管理局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他们专业且权威,标准也更严谨。”冯扬介绍说,市民政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建立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实行“线索信息互享、监管依据标准互通、执法检查互应、成效结果互认”。执法联动让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工作更加有据可依。谈及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联动协调工作,巴中市南江社会福利院院长魏高松坦言:“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让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整改更精细,也更有针对性,比如厨房的分区从前只是生熟分开,现在还知道要设置粗加工区、精加工区、海产品区、成品区等。”他还表示,两个管理部门联合行动,执法效率明显提高,养老机构迎接检查的压力减轻了不少。食品安全实现“云”监管执法联动实现了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同时让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更加对称、透明、可追溯,巴中市民政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一同把监管搬到了“云”上。在巴中市居家养老服务指挥中心,屏幕上实时显示16家养老机构厨房的情况,留样柜、操作间、人员动态一目了然。养老机构食品制作、留样,食材采买、仓库管理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随时可查。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及时上网、实时监控,这一功能的实现得益于市民政局“智慧养老监管服务”平台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食安”平台的整合、优化。在执法联动机制的基础上,两个平台的信息实时共享,巴中市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开启了“云”监管。“民政的‘智慧养老监管服务’平台采集的是养老机构全方位信息,而我们则专注于食品安全各个细节信息的收集。”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督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两个平台的数据共享后,双方都实现了网上监督,使监管前移。记者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巴中市食品安全“云”监管已经覆盖到巴州区、恩阳区、经开区70%以上的养老机构。落实属地政府和机构责任民以食为天。老人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的基本条件。在市民政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联动以及“云”监管的督促指导下,巴中不少养老机构正在主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他们开始严格控制米面油等用量大的食材采买渠道,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普及学习食品安全知识。记者了解到,包括南江社会福利院在内,巴中市有一批养老机构正在探索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参与食品原料采买的监管,并对入库的商品建立完整的信息台账。魏高松表示,这样一来,采买食材质量有了保障,也强化了属地政府对养老机构的管理。餐饮服务人员是养老机构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的神经末梢。目前,巴中市各养老机构正在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巴中市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知识》作为餐饮服务人员上岗前的考核科目。冯扬告诉记者,近年来,市民政局在市县两级养老服务培训内容中专门加入食品安全课程,并对这一课程进行严格考核,考试不合格的不予结业,且不能从事与养老机构餐饮有关的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有560人次参与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培训。现在,高度重视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已成为巴中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养老机构的共识,切实保障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已成为各方共同努力的目标。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机构食品安全工作中来,巴中市专门设立了养老服务热线,向社会公开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和处罚标准,并鼓励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线索。截至目前,共收到关于老人膳食不均衡、机构内部监督需加强等涉及食品安全的线索15条,通过挂账督办,这些问题现已全部完成整改。从执法联动的人防到“云”监管的技防,再到压实属地政府和机构责任,巴中市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创新体制逐步完善,红利开始显现。时下,新冠肺炎疫情呈现零星散发态势,养老机构实施封闭管理。得益于之前食品安全监管整改工作到位,巴中市养老机构物资来源渠道依然保持通畅、食材质量有保障,机构内餐饮服务人员坚持严格执行防疫要求和食品安全规范。魏高松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院内人员实行分餐制,入住老人用餐环境干净、整洁,每餐至少两菜一汤、餐后水果均有保证,机构内老人饮食的质与量均不受影响。”
2021年2月18日
其他

​“人人公益,处处可为”——上海万家公益基地建设记

工休时间,汽车修理工王国林像往常一样掏出手机,在“公益上海”微信公众号上浏览着新近发布的公益岗位,很快他选择了第523号公益基地上海市全欣公益服务中心组织的、带领特校孩子做运动的志愿活动。每周一次的志愿服务已成为王国林生活的一部分。在上海,像王国林这样随时参与公益的行为,正在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上海已持续开展4年之久的万家公益基地建设,大大促进了公益全民化、志愿生活化,让“人人公益,处处可为”成为现实。日前,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把第10000号公益基地的铭牌授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标志着万家公益基地建设计划如期完成。至此,以“公益上海”为平台、“公益基地”为载体、“公益护照”为保障、“公益顾问”为纽带的公益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公益岗位遭“秒抢”,需求和服务精准对接“真没想到我们的项目这么火爆,每周10个家庭的名额刚发布就‘秒没’。”第3175号公益基地崇明区建设镇滧东村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到周末,来自市区的志愿者就会来到他们的农场,通过“自制湿垃圾肥料换果蔬”
2021年2月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广东信息适老化消除老人“数字鸿沟”

刷身份证2秒便知健康码,“尊老爱老服务专区”解决老年人办事难……为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2020年以来,广东省民政厅将适老化设计与“数字政府”服务体系相结合,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多项关爱老年人服务新措施。老年人到医院等公共场所,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完成人、证、码“三合一”查验;利用“粤省事”平台的“尊老爱老服务专区”,能为老年人提供38个事项、8类便利化服务。刷身份证知健康码解决老年人出行难在读卡器上放上身份证,不到2秒钟,工作人员的电脑就显示出健康码绿色,“我的眼睛不好,又不会用智能手机,每次出行查验健康码都很难。现在好了,把身份证一刷,健康码信息就有了,真的又快又省事。”日前,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最新上线的验码“神器”——健康防疫核验系统,让前来就医的65岁的曾伯连连点赞:“很方便”。继在“粤省事”平台上推出“粤康码”后,针对老年人面对的难题,广东日前再度升级健康防疫核验系统,通过该健康防疫核验系统,无法出示电子健康码的群体,尤其是没有智能手机或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群体,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可完成人、证、码“三合一”查验。整个查验过程不超过3秒钟,老人只需放上身份证,系统就会显示个人实时核验的健康状况。这一便民利民措施不仅省去了老年人操作手机的麻烦,让老年人外出更便利,也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缩短了人员进入场所的等待时间。据介绍,健康防疫核验系统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之后将推广到更多的公共场所、大型企业,减缓公共场所和企业疫情防控的压力,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便捷的体验。“尊老爱老服务专区”解决老年人办事难2020年12月31日晚,广东政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上线面向老年人群体并贯彻适老化设计的“尊老爱老服务专区”,老年人可在线随时随地“指尖办理”38个事项、8类服务。据介绍,“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围绕乐享生活、便捷服务、地市服务三大板块,梳理发布了包括养老资格认证、高龄老人津贴、老人优待证等常用业务办理和进度查询,同时提供医疗、娱乐及出行相关生活服务。专区不仅突出一键获取服务,还加入了更多适老化服务项目。“如在‘就医服务’中,页面直接显示最近的医院,缩短老年用户获取服务的操作步骤;并且采用符合老年人阅读习惯的大字体设计以及易于辨识的视觉色彩设计,通过简化页面操作降低老年人的阅读困难。”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有些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专区还提供他人代办功能,可由亲友、社区工作人员等为老人代为办理。如老年人优待证、长者服务卡核发、高龄老人津贴申请及发放等服务均已开放代办功能。“粤省事”平台将继续优化“尊老爱老”服务专区,如基于平台上线语音搜索功能,除支持普通话外,探索增加粤语、客家话等本地语言进行服务搜索,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好生活。居家申请高龄老人津贴老人办事“零跑动”新年伊始,家住广州市的陈奶奶利用“粤省事”小程序,在家中就方便地完成了高龄老人津贴申领,免去了往来奔波。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老人申办高龄津贴中存在的行动不便、来回奔波等“痛点”问题,2018年6月起,广东部分地市陆续把高龄老人津贴申请纳入“粤省事”小程序,通过“粤省事”平台,广州、深圳、珠海、汕头、韶关、惠州、中山、江门等地的户籍老人,都可由家人在线代申领高龄老人津贴。“其他地市也正在加快推进中,截至2020年11月底,粤省事平台高龄老人津贴申请数量已近18万件。”据了解,在目前推进的城市中,惠州市高龄老人津贴申请填报信息最少,所需填写信息从15项减至3项,所需上报材料从2项减至0项,从原来跑一次变成“零跑动”。广州市长者长寿保健金(高龄津贴)申领在2019年7月17日上线“粤省事”,老人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粤省事”实现个人电子证照关联,无需提交身份证和户口簿及有关复印件,即可“零跑动”办理长寿保健金业务。珠海市高龄老人无需自行申请高龄津贴,由民政部门直接把经核实的名单提供给社保部门,社保部门通过市民卡发放津贴,市民可线上查询审核及发放情况。2019年4月1日,“高龄老人津贴申请”在清远连山、连南上线,成为“粤省事”平台上“少数民族专区”的亮点事项。来源:2021年1月5日《中国社会报》编辑:边静
2021年1月5日
其他

@民政人 您收到一则有奖征文启事,请查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生动展现广大民政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孺子牛”精神,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激励民政工作者主动担当作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中作出更大贡献,经民政部批准,中国社会报社与《中国民政》杂志社现联合举办“争做新时代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有奖征文活动。一、征文要求1.叙事类作品。讲述民政干部爱岗敬业、倾情倾力履行职责,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感人故事。要求主题鲜明、角度新颖、事迹真实、生动感人,每篇不超过2000字。为保证事迹真实性,作品须经民政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2.言论类作品。围绕争当新时代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发表观察思考、畅谈经验体会。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每篇不超过1500字。二、征文时间即日起到2020年12月31日。三、提交方式将报名表(见附件)以及参评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zkadr2020@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最可爱的人’征文+作者名”。四、作品使用1.征文期间陆续在《中国社会报》《中国民政》择优公开发表参评作品,并在民政部官网、中国社会报学习强国号、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推广。2.征文结束后,组织对作品进行评选,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60名及优秀奖、组织奖若干,并颁发荣誉证书。附件:争当新时代人民群众心中“最可爱的人”征文报名表中国社会报社
2020年5月30日
其他

全国人大代表张近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打造一小时生活圈

而在微观层面,由于智慧社区生态系统参与方众多,导致相关产品与技术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集成平台,继而形成一个个孤立、分散的“信息孤岛”,难以形成立体化智慧社区服务能力和全套互联生活解决方案。
2020年5月22日
其他

民政领域疫情防控重要举措汇编(更新至4月25日,点击目录标题读全文)

2月27日下午,民政部召开党组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各项民政工作;
2020年4月26日
其他

民政领域疫情防控重要举措汇编(更新至4月11日,点击目录标题读全文)

2月27日下午,民政部召开党组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各项民政工作;
2020年4月12日
其他

民政领域疫情防控重要举措汇编(更新至4月4日,点击目录标题读全文)

进一步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对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部署。疫情防控期间,持续更新,敬请关注!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编辑:儒风
2020年4月5日
其他

民政领域疫情防控重要举措汇编(更新至3月28日,点击目录标题读全文)

2月27日下午,民政部召开党组会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统筹推进各项民政工作;
2020年3月29日
其他

民政部党组召开会议 要求《中国社会报》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2019年4月3日,以谢觉哉老部长书法手迹作为报头的《中国社会报》,在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开幕次日全新亮相,该期报纸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2019年10月9日
其他

黄树贤部长介绍民政事业历史性发展和成就

五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8.8%和45.7%。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总量突破百万,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1.2亿人。
2019年9月27日
其他

通州区社会组织上百公益人“快闪”颂祖国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凝聚最大合力,激发社会组织热爱祖国的激情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决心,激情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通州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称。
2019年9月4日
其他

还在用电子邮箱投稿吗?10张图教会你怎样通过在线投稿平台给社会报投稿!

《中国社会报》是民政部主管的一份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为主要报道内容、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央级报纸,是民政部社会组织公告、基金会年度报告信息发布的指定媒体之一。
2018年5月10日
其他

演讲比赛中意气风发 请看民政青年新闻人述说“为民爱民”情怀的青春范儿

2017年初,我入职报社,正式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从公益人到媒体人,不管岗位和角色如何变化,求真、向善的初心始终不变。在我看来,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真善,便是深入基层,用客观、真实的笔触去宣扬、去讲述。
2018年5月7日
其他

当青年人一朝迈入民政门

中国人民大学社工专业研究生毕业的90后姑娘陈凯丽,被河南省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网站上的一张孩子的照片所吸引,毅然决然地报考了该院,并顺利成为一名服务社区困境儿童的一线社工。
2018年5月5日
其他

看看咱们民政系统的年轻人

2014年9月,我带着憧憬和稚气,来到了辽宁省孤儿学校,成为一名光荣而自豪的生活教师。如今已经5个年头,由起初的陌生、兴奋,到焦虑、恐惧,再到逐渐适应、感动和幸福,我有太多太多想要表达的情感。
2018年5月4日
其他

他的事迹感动沪上远播全国。他像一盏灯点亮救助对象的明天!

在李福强的推动下,杨浦救助管理站率先在全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对受助人员开展个案、小组服务,有针对性地助人自助,使传统救助管理逐渐转变为在专业理论、技能指导下的新型救助服务。
2018年4月20日
其他

动画片|让非法社会组织成为过街老鼠

《中国社会报》是民政部主管的一份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为主要报道内容、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央级报纸,是民政部社会组织公告、基金会年度报告信息发布的指定媒体之一。
2018年3月9日
其他

民政部党组开会了,要求下半年民政系统必须重点做好这六项工作!

7月20日上午,民政部党组召开年中民政工作总结推进会,总结上半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究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部署推进下半年各项工作。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主持会议并讲话。
2017年7月21日
其他

深度解读 | 中办国办《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到底有啥价值?且听专家们实话实说!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是一个全新命题,内涵十分丰富,意义十分重大。这既需要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同时需要理论工作者作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2016年8月22日
其他

权威解读 | 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官员为《中国社会报》撰文:慈善法制度创新的八个亮点与六组关系

《中国社会报》是民政部主管的一份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为主要报道内容、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央级报纸,是民政部社会组织公告、基金会年度报告信息发布的指定媒体之一。
2016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