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进入腹背受敌阶段,预征“过头税”是饮鸩止渴,恐须年年预征

寇文红 丹江湖上钓鱼翁 2024-07-06
说明:“腹背受敌的中国经济”是我分析中国经济的框架,包括论证框架,以及对政策、产能、通缩等各方面的讨论,1234567891011121314等。具体见本文后的列表。

核心观点:在经济增速长期下降的背景下,税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预征“过头税”,会导致企业、居民投资和消费的意愿更加降低,损害未来GDP增速,导致未来应缴纳税收更低,只好年年都预征过头税。未来还得需要中央加杠杆,财政赤字货币化。

财政困难时提前征税,通俗一点叫“过头税”,文雅一点叫“寅吃卯粮”,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隋书》说隋炀帝大业年间“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电影《让子弹飞》中,麻匪和师爷去鹅城上任,发现前几任县长已经把鹅城的税收收到了90年后。
前几天,看到有人在网上说,当地税务部门为了完成征税任务,要求企业把明年应缴纳税收的一部分提前上缴。企业不敢得罪税务部门,只好照办。有好事者问提前缴纳是否有优惠?答曰没有。
我询问了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朋友,得知这种现象是从今年开始的,并且各地普遍存在。又查了文献,发现在1998年、2012年,都出现过预征“过头税”的现象。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如果经济增速持续下降,则预征的税款无法得到弥补,未来将不得不年年预征,从而给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不喜欢模型的可以跳过第一部份,直接看结论。
一、一个简单的模型
为了把问题简化,假设经济增长处于“稳态”,名义GDP规模(记为Y)每年都增长θ,则:
Yt+1 =(1+ θ)Yt
其中t和t+1表示时间下标。
正常情况下,税收T取决于当年的名义GDP规模。GDP规模越大,税收越多。假设税收T是名义GDP规模的一个固定比例α。比如第t年税收是:
Tt = α Yt  
第t+1年的税收是:

Tt+1 = α Yt+1 

 Tt+1 = α(1+ θ)Yt              (1)

Tt+1 =(1+ θ)T

即此时税收也增长θ。如果没有意外,那么经济可以按照上述增速平稳运行。
现在假设,在第t年,由于某个原因,政府入不敷出,决定把明年(第t+1年)的税收预征一部分。预征的部分是明年GDP规模的一个比例β。并且假设β<α。这样假设是合理的,如果β大于α的话,就有点过分了。
注意,政府在决定预征第t+1年的税款时,它预期第t+1年的GDP增速依然是θ,第t+1年的GDP规模是(1+ θ)Yt
这样第t年征收的税变成了:
α Yt + β Yt+1
= α Yt + β(1+ θ)Yt 
 = [α + β(1+ θ)] Yt                (2)
按照政府预期的GDP规模,第t+1年应缴纳税收是:
α(1+ θ)Yt – β(1+ θ)Yt
= [α(1+ θ)– β(1+ θ)] Yt      (3)
为了简化问题,这里假设政府没给预征的税款算利息,这个假设显然是合理的。
政府希望,如果未来GDP增速能上升的话,可以少征收一部分税,把这次多征的部分补回去。
当然,政府也可以换一种方法,像鹅城那样,把未来若干年的税每年都预征一点,那么式子就是:
Tt=α Yt+β Yt+1+γYt+2 +λYt+3……..
Tt=[α+β(1+θ)+γ(1+θ)^2+λ(1+θ)^3+……]Yt
这样式子就变得更复杂了。实际上,对于纳税人来说,缴的都是钱,不管算作哪一年的税。因此为了简单易懂,我们假设政府只预征一年,采用式(2),这样做对下文的分析和结论没有任何影响。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天真地预期未来经济增速会保持θ不变,但实际上,提前征税会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下降。原因是:
【1】这笔钱本来要用于投资或消费的,结果被政府征收了,而政府投资的效率通常要低于企业和居民。更严重的是:
【2】纳税人(企业和居民)得知政府提前征税的行为后,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变得悲观,会主动削减投资和消费,增加储蓄,这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关于这个问题,我此前讨论过很多次(点击123456)。
这两个机制都会压低GDP增速。假设第t+1年GDP增速从θ下降到φ。
这样第t年的GDP依然是Yt,但是第t+1年的GDP变成了:
Yt+1 =(1+ φ)Yt  <(1+ θ)Yt
原本在第t+1年应交税收是式(1)中的:
α Yt+1 = α(1+ θ)Yt       (1)
结果现在由于GDP增速下降,变成了:
α(1+ φ)Yt
并且其中的β(1+ θ)Yt部分已经被政府预征了。这样在第t+1年,缴税主体的应缴纳税款只剩下了:
第t+1年应缴税收
= α(1+ φ)Yt – β(1+ θ)Yt
= [α(1+ φ)– β(1+ θ)] Yt      (4)
低于式(3)。
这样,政府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第t+1的GDP规模低于预期,应缴纳税款也低于预期,再扣掉预征的部分,第t+1可以征收的税款就远远低于稳态下的 α(1+ θ)Yt。这是无法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行的。为了维持政府运行,它有几个办法:
【办法1】继续预征税款。但这意味着下年GDP增速又会被压低,将不得不继续预征税收,最终导致以后每一年都得预征,并且GDP增速会越来越低。
【办法2】它可以发行政府债券,让居民来购买。但这样做会挤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影响与预征税款本质上相同(李嘉图等价)。
【办法3】如果这个政府是个中央政府,它可以发行政府债券,让中央银行来购买,即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不会挤出投资和消费,但会埋下财政纪律松弛、赤字飙升的隐患。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先举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
二、一个数字例子
由于得不到地方政府预征税款的数据,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数字模拟。
假设在稳态情况下,名义GDP规模是1000元,每年应缴纳税收占GDP的比例α=20%,GDP稳定地按照θ=5%的速度增长。
现在假设在第1年,政府预期第2年GDP是1050元,应缴税收是210元。假设政府不仅征收了当年的200元税款,还把它预期的第2年应缴税款210元的20%(42元)也征收上来,即第1年一共征收了242元。导致第2年开始,GDP增速下降到4.8%,应缴税收也下降了。
假设政府每年都预期下年GDP增速与今年相同,并在这个基础上计算下年应缴纳税收,然后预征其中的20%。也就是上文说的【办法1】。并且假设此举导致此后每年GDP增速都下降0.2%。这样可以得到表1。根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出图1和图2。
表1 预征税赋对经济的影响:一个数字例子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自己计算

 

图1  预征税赋对GDP的影响
资料来源:自己绘制
 

图2  预征税赋对税收的影响
资料来源:自己绘制

显然,一开始的预征税款,导致经济增长偏离了稳态增长路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GDP规模偏离稳态增长路径的GDP规模越来越远;应缴纳税款也偏离稳态增长路径的应缴纳税款越来越远。政府财政不得不持续地寅吃卯粮,靠预征税款过日子。
多说一句:这里列的模型式子和数字例子都是非常简单的。其实可以做成复杂的模型,然后模拟不同情况下,比如θ、β等变化的情况下,各变量的变化情况。甚至可以加入代表性居民追求福利(消费量)最大化的方程,分析预征税款情况下消费的变化路径。等等。
三、经济进入腹背受敌阶段,一旦预征过头税,将不得不年年预征
有的读者会说:你的数字例子得出税收将逐年下降,是因为你假设每年名义GDP增速都将下降。假如名义GDP是上升的,那么地方政府就很容易弥补之前预征的税款,不用再每年都预征税款。
恭喜你,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当经济处于发展的不同阶段时,预征过头税的影响确实不同。
在1998年,中国经济处在“刘易斯拐点”之前(点击),虽然暂时正处在国企改革的艰难时期,经济增速较低,预征了“过头税”,但非常有潜力。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开始高速增长,远超1998年。之前预征的“过头税”很快就被弥补了,不需要再预征“过头税”了。这就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在2012年,中国经济处在辜朝明说的“黄金时代”(点击)。经济增速刚从高点回落,财政收入增速还很高。个别地区(比如文献里提到的浙江温州)由于当地特殊情况预征过头税。此后房价几轮暴涨,土地出让金飙升,给地方政府带来大量收入,很容易弥补2012年预征的“过头税”。
但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前提是要有发展。所谓的“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较高的GDP增速。
在前文的简单模型和数字例子中,都提到,在经济原本处于稳态时,如果预征过头税,会导致经济偏离稳态。
此前我论证过,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腹背受敌阶段”(点击),实际GDP增速将长期下降,还将长期面临通缩压力(点击),因此名义GDP增速的长期趋势也将下降。所以我在前述数字例子中假设名义GDP增速将逐年下降,是非常符合当前和未来经济的实际情况的。
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收入将逐年下降,又不能指望其他资金来源(土地出让金)弥补财政缺口,此时再预征过头税,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更大,雪上加霜。只能以后每年都预征过头税,不然日子就过不下去。而持续不断地预征过头税,会导致企业和居民更加缩表,经济增速雪上加霜。这是饮鸩止渴。
这在政策层面有什么启示呢?
由于地方政府收入难以为继,居民和企业又缩表,因此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无法继续加杠杆,还得靠中央政府不断地发行长期国债,加杠杆。尤其是,地方政府在预征过头税时,没有长远规划,只想着解决眼前困难,不计后果。中央政府则不能这么短视,该加杠杆时,就得加杠杆。
货币政策方面,4月23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不少专家提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以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 扭扭捏捏地借着“不少专家”之口,表达了未来央行参与国债买卖配合财政进行赤字融资。预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延伸阅读腹背受敌的中国经济系列
2024-05-24  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可能已经降到底了,未来甚至会上升
2024-05-23  中国的基尼系数将逐渐进入上升趋势
2024-05-19  放松房地产政策不会带来A股牛市
2024-05-17    让俄国既不能胜、也不能败,才最符合中囯的利益
2024-05-16    从彩票销售到世界大战,背后的经济行为分析
2024-05-15    水电煤气涨价抑制消费和物价的传导机制,进一步讨论
2024-05-14    水电燃气涨价不能提升通胀率,反而会使经济恶化,加重通缩
2024-05-12    腹背受敌的中国,M2、社融等同比创历史最低,未来还会更低
2024-05-11    腹背受敌的中国,不宜再通过行政手段去产能
2024-05-10    腹背受敌的中国,通缩压力恐将长期存在,并且很难解决
2024-05-09     腹背受敌的中国经济:一个分析中国经济的新框架
2023-11-23     A股为什么没有长期大牛市?根源在这里.........
2024-05-06     腹背受敌,被迫出海:中国与1990s的日本恐怕不能同日而语
2024-05-04    降息≠被收割,不是卖国,不能拿外部失衡反对降息
2024-05-03    中央政治局决定降息在意料之中,是对行动滞后的矫正,希望降幅大些
2024-05-02    “被追赶的中国”应该摆脱陈旧观念,大幅降息
2024-03-19    中国或已跨越“辜朝明拐点”,进入“被追赶阶段”或“腹背受敌阶段”
2024-01-23     中国研发投入增速的放缓:更多证据
2024-01-16     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年代,库存周期没那么容易重启
2024-01-18     警惕中国陷入GDP增速下降→技术进步放缓的恶性循环
2023-12-13     中央改进货币供给规则,实现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匹配,规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2023-07-28     建议央行的利率政策因时而变,放弃“黄金法则”,改为参考自然利率
2023-07          疫情、封控政策和迟滞效应压低我国自然利率和自然产出的传导机制
2023-06-24     疫情封控推高我国自然失业率的传导机制及治理
2023-06          2023年年初以来经济复苏受阻的微观根源与政策建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